兩岸共建幸福鄉村——寄語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

時間:2009-11-08 08:15   來源:新華網
  又是一年蟹肥菊黃的好時節。來自海峽兩岸的基層農漁業代表會聚江南水鄉,共謀拓展兩岸農漁水利合作。在兩岸各領域交流均面臨難得歷史機遇的大背景下,兩岸農漁業合作交流的此次盛會,將為我們擘畫兩岸合力打造幸福新農村的美好藍圖。

    兩岸在發展農漁水利上各有所長。農業方面,大陸在土地、人力、市場等方面優勢明顯,臺灣在資金、科技、經營等方面佔優;水産養殖方面,臺灣擁有先進技術、優良苗種和豐富經驗,大陸則擁有較好的水産養殖自然條件,眾多的優良漁港、淺海、灘塗……顯而易見,兩岸如果能夠在農漁水利事業上緊密合作、取長補短,那將是一個可喜的雙贏局面。

    近幾年來,大陸方面致力推動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不斷出臺“惠農”“惠漁”政策措施,為兩岸農漁民謀福祉。如今,大陸已經成為臺灣重要的農漁産品出口市場,遍佈大江南北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漁業合作基地等紅紅火火,兩岸水産品貿易、漁工勞務合作不斷加強。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已具有了相當規模。

    但相對於兩岸基層農漁民的期待,相對於兩岸經貿交往業已搭建起的廣闊“舞臺”,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間,亟須更上一層樓,讓兩岸農漁民從兩岸大交流中獲得更多、更實在的利益。

    首先,推動兩岸農業技術及産業合作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兩岸農業均造成衝擊的背景下,兩岸需要加快在農業化方面的交流合作,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正如一位臺灣農業企業負責人何培才先生所言:兩岸只要加強合作,就有能力共同打造“亞洲農場”乃至“世界農場”。

    其次,深化兩岸漁業合作同樣迫在眉睫。兩岸應共同推動漁業界的溝通和往來,加強交流與合作,切實解決兩岸漁民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如建立兩岸漁業部門間海難救助聯繫渠道、海上漁事糾紛調解機制和執法資訊交換機制,建立以全面開展漁業交流為目標的兩岸漁業主管部門溝通聯繫機制,以及兩岸同時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等,為兩岸漁民謀福祉。

    水利建設方面,鋻於臺灣及大陸沿海省份均飽受颱風之害,兩岸在海塘建設、水利施工等方面宜分享成功經驗、攜手防災減災。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欣喜地看到,兩岸農漁水利界正朝著擴大交流合作的正確方向不斷“拓荒墾殖”。幾個月前,兩岸近400名代表在上海共同參加“兩岸鄉村座談”,兩岸30對鄉村還結成幫扶合作的“對子”,推動兩岸農業合作進入“深耕細作”時代。

    而本次農漁水利交流活動在經過前期考察和座談後,8日將在寧波舉行全體會議,就涉及兩岸農漁民切身利益的農漁水利方面的合作,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期許。我們衷心期待:在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本次盛會能夠推動兩岸農漁水利合作邁入更高境界,幫助兩岸農漁民共建更加幸福的家園。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