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農漁水利交流會在杭州舉行

時間:2009-11-07 08:20   來源:台灣網

 

兩岸農漁水利交流會杭州座談會6日舉行(台灣網 李徽 攝)

  台灣網11月6日杭州消息 由兩岸農漁水利領域的民間團體主辦,中共中央臺辦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與親民黨中央黨部政策研究中心指導的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6日正式拉開序幕。

  在6日上午舉行的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杭州座談會上,來自兩岸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就當前兩岸農業、漁業、水利建設、災害防範預警等內容從政策層面或實務經驗方面進行探討,推動浙臺農漁水利與防災抗災方面合作邁向縱深。

  出席座談會的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表示:擴大兩岸農漁民交流,對於兩岸情感的接近、相關産業的發展、農漁民的生活的改善,具有切實意義。希望通過此次兩岸專業領域同仁的經驗激蕩,找到未來合作的方向,攜手為兩岸農漁水利等産業的永續發展出力。

  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趙興泉介紹,2008年浙江對臺進出口農産品貿易總額達1.14億美元。截至目前,浙江累計引進臺資農業項目328個,實際到位資金1.6億美元。他在分析了浙江農業的基本概況與浙臺兩地的交流基礎上提出,希望在浙臺農業産業交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休閒觀光農業合作、雙方農産品貿易等四個方面持續加強合作力度。

  臺灣大學農經係教授劉富善指出: 兩岸農業具有很強的優勢互補性,隨著兩岸關係的持續改善,未來的合作將會更加頻繁和熱絡。兩岸雙方有必要密切合作,為基層農民擴大改善生存空間,提升農業經濟的市場競爭力。例如加強兩岸農業適應物種方面的合作與採購,擴充大陸採購的品種,以及採購的週期,將採購常態化、機制化,更好地送惠于臺灣農戶。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張順雄認為:兩岸漁業存在巨大合作空間,臺灣60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加之大陸的生産要素優勢,兩岸應在未來十年內加緊合作步伐,雙方儘快通過出臺措施、修訂法案等措施就漁工勞務合作、水産品的檢驗檢疫達成相關協議,以應對漁業全球化浪潮。他特別呼籲大陸方面能夠儘快出臺相關優惠措施,擴大“零關稅”的臺灣漁産品種類,對加值稅進行減免,加大力度放寬臺灣水産品的進口。

  浙江大學農生環部黨委書記金佩華通過長期調研以及與臺灣方面的持續交流,提出了未來浙臺兩地應通過合作創辦浙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論壇、建立浙臺農業合作試驗區、設立亞洲(世界)蔬菜中心浙江分中心、探索湖州精緻文化民宿園區項目、建立浙臺兩岸現代農業與新農村建設培訓基地,籌建浙江-新竹(海峽兩岸)食品科技研究院等措施,有方向有重點地推動浙臺農業合作向更深層次邁進。

  在座談會上,浙臺兩地相關領域專家、代表還就兩地的防災措施方面的經驗進行了分享。

  作為本次論壇的推手之一,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希望將論壇打造為兩岸具有成長性、貢獻性的品牌活動,把“坐而論道”的“廳堂論壇”請到室外,配合以有針對性的考察與實地交流,讓論壇“起而行”,真正“活”起來。

  他也特別強調:相比于兩岸兩會協商中對兩岸農漁領域議題的關注,本次論壇觸及的議題範疇更為細緻,探討程度更為深入。未來親民黨將把平臺擴展到例如服務産業、健康産業等更多領域。“只要人民有需要,我們就願意與大陸方面共同舉辦各個形態的交流活動。”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徐莽、中共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委農辦主任夏阿國、浙江省臺辦主任裘小玲等出席了座談會。隨後,兩岸代表赴錢塘江海寧段水利項目以及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進行了參觀考察。

  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11月5——9日在上海、杭州和寧波舉辦,本次交流會圍繞兩岸自然災害預防及災後重建合作,兩岸農業技術及産業合作,兩岸漁業合作發展趨勢,兩岸水利合作願景等四項議題進行探討。有關方面希望通過上述四項議題的交流,對涉及臺灣民眾切身利益的農漁水利方面的合作提出建議和期許。

  5日起,由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率領的53位臺灣代表,以及由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率領的46位臺灣代表分別開始在上海和杭州進行第一階段考察交流,7日晚間兩代表團將在寧波匯合,參加8日舉行的兩岸農漁水利合作交流會全體會議。(記者 李徽)

 

 

近百位兩岸農漁水利方面的專家、代表參加杭州座談會(台灣網 李徽 攝)

 

 

臺灣學者在座談會上發言(台灣網 李徽 攝)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希望本次論壇能夠務實為兩岸農漁民解決問題(浙江臺辦 王建 攝)

 

 

兩岸與會代表考察錢塘江海寧段水利項目(浙江臺辦 王建 攝)

 

 

兩岸與會代表考察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臺辦 王建 攝)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