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歷屆回顧:吾思吾夢吾嚮往 海峽兩岸記者看中州

  時間:2007-07-12 14:41    來源:     
 
 

 

  “吾思吾夢吾嚮往”,這一句來自3月31日新鄭市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吟唱的《黃帝頌》。千名少男少女身著綢衫從容吟咏:“……新鄭拜祖,彌之高仰;同根同源,龍族榮光……”古韻與同族間的通感令人動情。

  拜祖大典上跨海而來的臺灣同胞成了兩岸記者追蹤的熱點。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先生作為港澳臺僑的代表之一,在拜祖大典上首位向黃帝像上香。雖然他行程低調,但兩岸記者前後夾堵。江先生向媒體表示,此次河南之行他是受邀而來,也是慕名而來。江丙坤遊覽了少林寺、龍門石窟等揚名天下的地方。記者4月2日到洛陽採訪流傳千年的宴客方式——水席時,百年老店“真不同”的服務人員還特別介紹:“我們接待了江丙坤先生,請他品嘗了水席,並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請他揭開前八品涼菜中的‘書’頁(有一款菜形似書本,可揭開首頁)。”據當地媒體報道,江丙坤在與河南領導見面時表示,河南的文化資産相當豐富,還有著豐富的農業、礦業、觀光等資源,兩岸在這些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坐著輪椅從臺中來拜黃帝的麻善甫老人86歲了,媒體圍著他拍個不停,老人興致也高,有問必答。他説:“拜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儀典。黃帝的出世是我們民族最大的榮幸。他締造了中華的文明,使我們曾經遙遙領先於世界。現在我們要繼承他的香火,全體中國人一起努力,使我們的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

  老人一口河南鄉音。1949年前後,河南去臺人員達13萬之眾。另一位同樣鄉音未改的臺商王任生老先生告訴記者:“當年國民黨當局黨、政、軍內都有河南籍的重量級人物。”無論政治如何分歧,歷史怎樣坎坷,鄉土鄉情是一個人一生的情結。來拜祖的臺胞許文彬先生雖然是臺灣臺南籍,但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的姓就發源於河南。”河南是中國200個姓氏的發源地,從尋根溯源的意義上講,河南真是兩岸百姓“吾思吾夢吾嚮往”之地。

  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

  洛河北岸,1900年曆史的白馬寺,寺中一聯: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聯雖不奇,但其中的文字之美和禪意卻引得兩岸記者駐足回味。

  白馬寺大雄殿更是記者聚集的一個焦點。因為殿內佛前羅漢均為元代造像,採用“脫胎漆”工藝塑成,這種中國傳統工藝是用麻、絲綢層層裱裹在泥塑原胎上,上面刷漆,而後掏空泥胎,製成“夾苧”造像。造像造型美,重量輕,耐久不壞。日本奈良大招提寺鑒真大師坐像,便是學用這種工藝製作而成,現已被日本尊為國寶。得到這個資訊後,中天電視臺記者江明珠幾次動員,羞澀的導遊姑娘才站到她的鏡頭前,為臺灣觀眾講解此中的玄妙。

  而早已聞名遐邇的龍門石窟,臺灣的電視同行更不肯放過任何一個鏡頭,為記者們聯繫採訪的臺辦工作人員要不斷催促:“下一個更精彩”、“更好的還在後面”,才能移動攝像師們的腳步。最後,在有“東方蒙娜麗莎”之稱的盧舍那大佛前,中天、年代、東森、TVBS的記者們各取角度,面對鏡頭現場報道,把佛的智慧和造像的典雅傳遞到海峽的另一邊。

  少林寺更是此行記者們要大幹一場的重點,可惜採訪經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再加上游人多,時間緊,古剎誦經、僧人習武的實境未能捕捉到。但記者總能看到新聞,下山的路上,路邊鱗次櫛比的武術學校、抬眼即見的練功少年令記者急叫停車,立刻採訪。少林寺腳下的登封市素有習武風尚,“喝口少林水,也會踢踢腿”,記者在此次採訪中了解到,練武是登封人生活中的一項內容,全市58萬人中,有16萬人習武,並自發組織起了“登封少林武術協會”、“嵩山少林拳法研究會”,各鄉鎮也相繼成立武術協會。政府大力推動武術文化,登封人在各種比賽中已捧回500多枚金牌。

  臺灣記者還在登封鵝坡武術專修院巧遇臺灣來的學武少年談善魁。“適應這裡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將來有什麼打算?”各個媒體的問題接連不斷,談善魁安安靜靜地回答:“剛來的時候很不適應,語言和飲食不習慣,現在已經來了兩年了,教練和同學對我很好,也能聽懂河南話了。學成後想回臺灣開武校當教練……”

  談善魁一身練功的運動裝,卻戴著一個小小的耳釘。細心的臺灣記者問:“打耳洞不會被罵嗎?”談善魁微微笑了:“教練只是説了説而已。”看來教練對這位臺灣弟子夠寬容。據這家武校的創辦人梁以全介紹,他的學校裏有6300名學生,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不斷有臺灣學生來此學武了。

  一副對聯,一尊佛像,一個習武的少年,兩岸記者透過他們領略了河南傳統文化的魅力。

  豫:我和大象

  河南簡稱豫,豫即我和大象,記錄著河南曾經是林泉豐沛、人象共處的美好家園。回首過去,河南的確風華絕代,黃帝故里、夏商故邑,中華文明發源於此;開封府、洛陽城,千年前的繁盛領先世界。但現在的河南卻背負了不少負面的傳言和誤解。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白德華報道大陸新聞10多年了,但到河南採訪卻是第一次。他説:“到河南之前,對河南的印像是經濟落後,人很懶惰。但來了之後很驚訝河南的經濟總量居然在大陸排名第五,而且看得出河南人很有企圖心。”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任祖祥採訪登封後感慨:“登封習武風尚表明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任祖祥也是第一次到河南,他從鄭州高大的行道樹和樹間交錯的路燈感受“設計很有心思,是一個進步的城市”。城市的衛生、服務、建築看似不如GDP重大,但卻是城市的臉面,關係到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外來人對這個城市的評價。

  臺商王任生1995年在鄭州籌組零售事業集團,到現在已在河南開設4家百貨店、14家大賣場、10家便利店,並建立了配送物流體系,銷售額累計81億元,居河南省零售業營業額之冠。此次拜祖大典,他邀請了400多臺灣朋友到鄭州,他説:“這不是我的力量,這説明河南有商機,有發展潛力,大家正在看到這一點。”王任生生於河南,創業于臺灣,他從來稱自己為“老河南人”,而且也是一口河南話。他1990年回鄉奔喪,決定在家鄉做事業。他的理想是“商業帶動工業,工業帶動就業”。他説:“河南到底怎麼樣?我的經營數字在説話,河南的消費能力在不斷成長,這是一個有商機的地方。”

  河南幾乎是中國的縮影,人口大省,農業大省,農業人口占70%,生産總量可觀,一每人平均便不樂觀。但河南擁有豐富的礦産、農産品和充足的勞動力,正處於大發展的階段,給客商提供了創業的空間。如何更正河南被誤解的形象,營造一個更好的創業環境?《中國時報》記者白德華認為:“河南要有效地行銷自己,並且要在服務行業上加強培訓,提高品質。”兩岸記者此行也在一些細節上感受到,有些服務行業缺乏服務意識;有些硬體設施建設不錯,但尚需改善相應的管理和服務;也有些宣傳手法、設計規劃有空泛不切實際之嫌,容易令外界誤解。

  4天時間行走河南,時間太短,資訊太多,兩岸記者夙興夜寐,筆記鏡搜,期望厚積而薄發,能告訴大家關於真實河南的點滴。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6年4月)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