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歷屆回顧:臺灣記者眼中開放的大陸

  時間:2007-07-12 14:16    來源:     
 
 

 

  “無論經濟、文化,還是對待臺灣問題的態度,今天的中國大陸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胸襟走向世界。”受邀正在湖南參加海峽兩岸新聞媒體聯合採訪的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梁偉勳,如此直率地表述自己心中的大陸印象。

  作為臺灣東森在中國大陸的駐點記者,梁偉勳真實地感受著大陸脈搏的跳動。從駐點北京到上海,再到現在的成都,可以説,他總是嗅著中國大陸發展最前端的氣息,體味著一個最本色的中國。

  “過去的中國和現在是不能比的,她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祖籍廣西的梁偉勳就隨父親回鄉尋根。儘管家鄉的人會熱情地拉著自己進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但那時的大陸印象無疑是“保守、落後”的。

  二00一年起,梁偉勳作為臺灣東森駐大陸的記者開始頻繁往返于海峽兩岸。也正因如此,他可以更客觀、公正地認識大陸的發展,他也希望借助自己的小小鏡頭可以把大陸和臺灣拉得更近。

  用“開放”來評價大陸,梁偉勳有著充足的理由。“開放中的中國經濟騰飛發展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二年,在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已承擔起影響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角色。”梁偉勳説,這些歸功於改革開放、不拘一格的膽識,私有經濟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部分這看似一小步,實際意義非凡。

  大陸經濟開放帶來的跳躍式發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商前來投資興業。梁偉勳説,他現在經常接到臺灣想來投資的朋友的電話,向他諮詢最新的訊息。

  經濟僅是他眼中大陸“開放”表現出的很小一部分。梁偉勳坦言,其實無論科技、文化還是教育等各方面,大陸都發展得很快。作為同行,他向記者特別提到大陸的新聞監督和輿論環境。“過去哪能如此高頻地在大陸媒體上看到一些關於突發事件、負面新聞及時、深度的報道,這需要政府部門一種開放的胸襟。”

  最讓梁偉勳感慨的還是中國大陸對解決臺灣問題表現出來的開放胸襟。談及大陸正視歷史、充分肯定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與臺灣當局一意孤行、不願承認歷史兩種截然相反的情形,梁偉勳認為,歷史是客觀存在、不容改變的,回避歷史只會固步自封。“現今,中國大陸對歷史的肯定和積極推動兩岸交流的做法已表現出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大誠意。”(劉雙雙)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5-09-13 )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