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7月19日滿洲裏消息 隨著一聲長鳴,一列國際列車駛離俄羅斯邊境開進中國國門。昨天上午,海峽兩岸記者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具有百年曆史的邊境口岸城市——滿洲裏,第一次站在了中俄兩國的邊境線上。
邊境線上代表中國國界的石碑旁,留影的遊客絡繹不絕,兩岸記者也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在國界上留下了最燦爛的笑容。巧合的是,記者在遊客中也發現了臺灣同胞的身影。來自臺北的陳女士一家四口每年都會趁著假期來大陸游覽祖國的山水名勝,從南到北走過了很多地方,到過最北的城市是漠河。這次來到內蒙古,陳女士表示,這裡的風景和臺灣是完全不同的類型,草原的景色很漂亮,不親眼看到是根本無法想像的。經常來大陸旅遊的陳女士還説,每次來大陸都感覺很舒服,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不管去到什麼地方都會覺得很親切。
邊境線上另一個吸引眾記者目光的就是貫穿中、俄兩國國門的鐵路線,每天都有滿載乘客和貨物的列車往來。據介紹,這段鐵路在建國初期由原蘇聯修建,有兩種類型的鐵軌——標準型和寬型。這是因為我國使用的是標準型鐵軌,原蘇聯使用的是寬型鐵軌。鐵路線在兩國互通往來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兩種鐵軌並用的情況也一直存在至今。
在距離兩國國門不遠的地方分別矗立著一座高塔,這就是中、俄兩國的邊境瞭望塔。看到有記者對瞭望塔十分感興趣,導遊亞齊半開玩笑的提醒,不要隨意穿越國境線,可別因為一時興起而導致國際糾紛。
來到邊境,除了在國界線留影,寄一張蓋有當地郵戳的明信片也是十分有紀念意義的。來自海峽兩岸的記者也用印有中國國門的明信片記錄下了這一難忘的時刻——2007年7月18日,內蒙古,滿洲裏。(張弛)

巧遇臺灣遊客

列車駛入中國境內

列車穿過俄羅斯國門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在介紹中俄邊境線

中國邊境瞭望塔

俄羅斯邊境瞭望塔

巍然不動的邊境哨兵很受鏡頭的“青睞”

蓋有滿洲裏郵戳的明信片,正面是中國國門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