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記者遨遊大草原 零距離接觸羊群

  時間:2007-07-18 08:59    來源:     
 
 

  台灣網7月18日新巴爾虎左旗消息 見識了達斡爾族牧民家庭牧場之後,海峽兩岸記者昨天來到了新巴爾虎左旗大草原,零距離的接觸了羊群。

  新巴爾虎左旗得名于蒙古族部落之一的巴爾虎部落,草原人民習慣稱其為新左旗。新左旗位於呼倫貝爾市西南端,毗鄰蒙古、俄羅斯兩國,邊境線總長305公里。汽車行駛在新左旗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時不時跳入眼簾,從未親眼見過羊群的臺灣記者終於按耐不住,要求暫停行程,扛著錄影機衝下了旅行車。

  騎在駿馬上的牧羊人正將羊群趕回羊圈,突然衝過去的記者讓羊群一時受驚,在頭羊的帶領下往遠處的草場奔去。隨行的導遊亞齊頗有些無奈的告訴記者,其實草原上的牧民看到羊群受驚是很不高興的。羊群受驚就容易掉膘,對於抵禦寒冬非常不利。然而,當親愛的牧民兄弟得知這些滿臉新奇的客人是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記者朋友時,非常爽快的跨開工,要把跑遠的羊群趕回來給沒見過羊群的客人好好拍拍照。牧民兄弟的淳樸讓兩岸記者感嘆不已。

  但,今天的主角卻註定了不是羊群,一隻剛剛出生2天的小羊羔成為了記者的寵兒。快門聲不斷響起,小羊羔新奇又怯生生的打量著圍在四週的陌生人。從牧民手中小心翼翼抱過羊羔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林淩笑稱,今天就心甘情願的為小羊當背景了。

  有記者好奇為什麼羊群中有溫順的綿羊也有長著尖犄角的山羊,亞齊解釋説,綿羊受到狼群的襲擊時是不會叫的,這樣牧民就沒有辦法知道有狼群過來了。而山羊遇到襲擊的時候會叫喚,提醒牧民羊群有危險。所以,草原上的羊群都是既有山羊又有綿羊了。這個是牧民在實際放牧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代代相傳下來的。

  雖然羊群“謀殺”了相機不少記憶體,記者們渾然不覺,變換著各種角度為羊群拍攝“寫真”。最後,在導遊的催促聲中,海峽兩岸的記者依依不捨的揮別羊群和牧民,繼續行程的下一站,遊牧民的住所——蒙古包。(張弛)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楊毅和今天的“超級巨星”——小羊羔

 

餓了的小羊迫不及待的跑回媽媽身邊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