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珍禽的天堂

  時間:2007-07-12 11:03    來源:     
 
 

 

 

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

  位於科右中旗東部,東西寬40公里,南北長45公里,總面積為12萬公頃,1995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國家一類保護珍禽白鸛、黑顴、丹頂鶴、白鶴、白鴆鶴、大鴇、金雕等7種;國家二類保護珍禽有27種。保護區內榆樹天然次生林、西伯利亞杏灌叢化草原和低濕地草甸植被鑲嵌分佈,構成了典型的科爾沁草原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植物450余種,鳥類200余種。

  圖牧吉自然保護區

  圖牧吉自然保護區位於旗境南部的圖牧吉鎮內,距旗政府所在地音德爾50公里。東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接壤,西與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毗鄰,南與吉林省鎮賚縣相望,北與小城子鄉為鄰,地處大興安嶺山地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也是我國溫帶草原與乾旱草原的過渡地帶。地質、地貌、植被的過渡性特點使之具有獨特的地理景觀。

  保護區總面積948.3平方公里,其中:有水域面積53.6平方公里,沼澤濕地面積220.6平方公里,草原面積368.9平方公里,保護區內有7個村28個自然屯,人口1萬餘人。保護區有動物71科309種,其中鳥類228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9種,二級保護鳥類36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大鴇是該保護區最具特色之處,是我國僅有的少數大鴇繁殖區之一,被譽為大鴇的故鄉。保護區內有哺乳動物5目10科26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獸類1種。保護區內植物分屬79科275屬476種,資源豐富,因此,該保護區是溫帶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的典型區域之一,是大鴇、鶴類、鸛類等鳥類資源保護研究的重要基地。

  保護區劃分為三個功能區:第一為核心區,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態系統和沼澤生態系統,特別是國家一二級保護物種的棲息、繁殖地。第二為緩衝區,位於核心區週邊,對核心區起緩沖和屏障作用。第三為實驗區,位於緩衝區週邊,是保護區管理局、野生動物救護、馴養中心、宣傳中心所在地及多种經營生産實驗基地。
 
  1996年始建為旗縣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2月晉陞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是第一個以保護大鴇的繁殖地為主的自然保護區。2002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是百鳥的樂園。保護區東南部豐富的水面和大片的沼澤濕地,造就了大面積的淺灘草原區和廣闊的深草區,幽幽千畝香蒲搖曳,茫茫萬頃蘆葦盪漾,為眾多鳥類提供了充足便利的覓食條件,也為它們提供了不受驚擾的棲息繁衍的場所。它們一對對,一群群,時而飄然水面,時而雲集藍天,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壯美而幽雅的藍天碧水百鳥圖。每年春秋季節有成千上萬隻水鳥過境停歇。保護區內有鳥類228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丹頂鶴、金雕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6種。僅鶴類就有6種分佈在保護區內,是我國鶴類分佈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

  百靈湖旅遊度假村 可同時接待200人就餐,日接待80人住宿。百靈湖三面環山,一處注水,水面3萬畝,蓄水量7 000萬立方米,最大水深17米,平均水深7米,放養著鯉魚、鯰魚、大銀魚等十幾種魚類。年均捕撈70萬斤,産值超過百萬。百靈湖東依哈達山,建有望湖賓館,水上餐廳,釣魚區及遊船等。信步登上哈達山舉目遠眺,遠看大小湖泊如片片銀鏡,鑲嵌在廣闊無際的綠野上,近看碧波萬頃,波光粼粼,可謂水光物輝景色獨秀,號稱“草原上的明珠”。加之湖畔的度假村和蒙古包大營,成為遊人觀天光水色、廣袤綠野,領略民族風情的好處所。

 

(來源:www.51nm.com)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