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綠 野

  時間:2007-07-11 17:06    來源:     
 
 



西烏珠穆沁草原

 

  説起內蒙古的美麗,沒有領略過它的風光的人大概很難想像。且不説那雄偉的大青山,巍巍賀蘭山,滔滔黃河水;也不説那莽莽蒼蒼的林海,煙波浩淼的湖泊,浩瀚無垠的沙漠奇觀;只看看那無邊無際的草原的景色,就足以讓你感嘆不已,留戀往忘返了。如果你在夏天來到草原,展現在你面前的將是一瀉千里的綠野。那平地是綠的,溪水是綠的,線條柔美的小丘也是綠的,到處翠色橫流,直至遙遠的天邊。在那蒼翠欲滴的綠野上,間或點綴著一些野花,姹紫嫣紅,把千里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點點散佈在草原上的雪白的蒙古包升起的縷縷炊煙,彩雲般流動著的馬群、羊群,牛群,遠處飄來的牧羊姑娘的陣陣歌聲,又給這幅美麗的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機。放眼遠眺,天空是那麼蔚藍,那麼高遠,大地是那麼碧綠,那麼壯闊。

烏蘭毛都草原

  烏蘭毛都草原位於科右前旗北部;與阿爾山市接壤,總面積80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無污染、無鼠害、無沙化的草原。其培育的“興安細毛羊”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等10個國家,每當召開那達慕盛會,牧民和遊人云集這裡,盡情享受蒙古族風情。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因其旁邊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是內蒙古主要的畜牧區,出産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內蒙古地勢高而平坦。境內有上千個大小湖泊。在廣闊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沒有黃土高原的深溝、墚、峁等地貌。除了大興安嶺和大青山山脈之外,大部分是平緩的原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著名的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過,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呼和諾爾旅遊點位於呼倫貝爾盟陳巴爾上貢旗境內,距海拉爾市61公里。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呼和諾爾可稱作是呼倫貝爾草原風光的代表。坦蕩無垠的草原環抱著波光瀲艷的呼和諾爾湖。草原綠茵如毯,鮮花爛漫,蒙古包點點,猶如綠海中的白帆。旅遊點上的活動項目豐富多彩。旅客可以穿著民族服裝,騎著駿馬賓士,也可以騎著雙峰駝漫步,或乘坐原始的勒勒車漫遊。遊客還可以劃著小舟在呼和諾爾湖中垂釣,或背著獵槍到附近的林中草地狩獵。旅遊點為遊客準備有手扒肉、烤羊腿、涮羊肉、奶食等具有當地民族特點的風味食品,還設有旅遊紀念品商店為遊客服務。

錫林郭勒大草原

  錫林郭勒草原屬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比較平坦開闊,可利用優質天然草場面積 18 萬平方公里。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西北部地形平坦,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臺地零星分佈其間。東北部為烏珠穆沁盆地,河網密布,水源豐富。西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由一系列壟崗沙帶組成,多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海拔在 800 — 1200 米之間,寒冷、多風、乾旱,年平均氣溫 1 — 2 ℃,無霜期 90 — 120 天。年降水量從西北向東南為 150 — 400 毫米,屬中溫帶半乾旱、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錫林郭勒盟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迅速,風多風大雨量少;夏季涼爽多雨,雨量變率較大;秋季天氣涼爽,天氣晴朗,風力不大,氣候穩定;冬季漫長嚴寒,總降雪量一般在 10 — 20 毫米。錫林郭勒盟境內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河流大多數為內陸河,主要有烏拉蓋河、巴拉根河、錫林郭勒河、高格斯太河;外流河有灤河水系。全盟有大小湖泊 1363 個,天鑲地嵌在遼闊的草原上,總蓄水量 35 億立方米,其中淡水湖 672 個,蓄水量 20 億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 4 個:烏拉蓋湖、查幹淖爾、白音庫倫諾爾湖、浩勒圖音諾爾湖。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遊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於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 1200 多種。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路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每當盛夏來臨,風光迷人的烏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高貴的芍藥花與美的山丹花爭奇鬥妍,片片白雲在無盡的藍天中飄遊,牧人策馬,牛羊游動,加上蒙古包縷縷的炊煙與緩緩行駛的勒勒車,定會使溶入大自然的遊人頓感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繁花似錦的灰騰錫勒典型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錫林河九曲十八灣像是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足可使您留連忘返。當您步入這塊神奇的土地,便可領略到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歷史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由五個部落組成,由東向西為烏珠穆沁、浩濟特、阿巴哈納爾、阿巴嘎和蘇尼特五大部落組成。

  1958 年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盟合併成錫林郭勒盟,察哈爾部落也融入到錫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爾部落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黃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帳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別裏古臺的後裔和臣民。他們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著草原遊牧文化與風俗習慣,從服飾、飲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禮儀、節慶等,在整個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藍旗的奶食加工最為優秀,成為歷代皇帝的貢品;正藍旗的蒙古語被確定為現代蒙古語標準音,即蒙古語的普通語,僅從這一點也説明瞭錫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曆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這裡有橫貫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長城與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遺址,還有典雅莊重的洪格爾岩畫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馬峰;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與祭祀聖地白音查幹敖包把宗教與蒙古族文化溶為一體,世界聞名的“恐龍之鄉”通古爾盆地喚起您濤聲依舊。這裡既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壯闊美,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美;又有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西烏珠穆沁草原

  西烏珠穆沁旗位於錫林郭勒盟東部,與通遼市、赤峰市及本盟的8個旗縣市相毗鄰。土地面積23046平方公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在835—1957米之間;全旗轄19個蘇木、2個國營牧場、2個國營林場、一個鎮;旗所在地設在巴音烏拉鎮。全旗7萬多人口,是一個由蒙、漢、滿、回、達斡爾、朝鮮和俄羅斯等7個民族組成的和睦團結的民族大家庭。 

     西烏珠穆沁旗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據歷史記載早在兩千年以前,這裡就有較大的部落和發達的牧業生産。烏珠穆沁草原不僅以草質優良而聞名,而且還有林地。東南山地的迪彥廟林場、他本林場,林木茂盛,自然景觀也十分獨特。東南山地是草原的屏障,氣候濕潤,縱橫烏珠穆沁草原上的十幾條大小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此。這塊古老的土地山水相依,牧草豐美,湖泊星羅棋佈;牧人們給草原以科學的內涵,幾千年來,草場依然保存完好,中外學者稱之為“中國北方草原最華麗的一段”。 
    
     西烏珠穆沁旗土地遼闊,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全旗草場面積20290平方公里,佔土地面積的88%,可利用面積達19687平方公里,佔總面積83%,其中一半以上為典型草原,優良家畜品種有地方種、又有從外國引進的良種及改良畜,主要有烏珠穆沁羊、烏珠穆沁牛、黑白花、夏洛來牛、烏珠穆沁白絨山羊。 
    
     西烏珠穆沁旗畜産品資源豐富,為了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畜産品加工主要企業有食品公司、乳品公司、絨毛加工工業公司、白音華煤礦冷庫、罕烏拉蘇木冷庫。礦産資源有煤、石灰石、瑩石、硬質粘土、水晶,另有石油、鐵、鈦、鑽、鋅、鎳、鉻、銅等。現有三個煤礦、一個水泥廠。 
    
     西烏珠穆沁旗有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高經濟價值野生植物有黃花、蘑菇,蕨菜、山杏、芨芨草、蘆葦,藥用植物有芍藥、黃花、黃芩、防風、知母、甘草等。林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南山地的迪彥林場,他本林場,樹種很多,其中以白樺最多。

 錫林郭勒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

 

(來源:www.51nm.com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