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敬與《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版本略說

  時間:2007-05-21 14:31    來源:     
 
 

  《康熙字典》作為我國古代字書的集大成者具有以下特點:收字多,字之別體、俗寫均錄,字體似而音義異者編為“疑似”,另列“備考”、“補正”;注音最全面,搜羅字音完備,凡是韻書所載依序排列;釋義求古,義例多為原始出處。這些優點極大方便了經復古思想濃鬱的封建士子,故而被譽為“體例精密,考證賅洽,誠字學之源藪,藝苑之津梁”(王引之語)。雖然它也有缺點,自清王引之至今,代有研究補正者,且嗣後在其基礎上出現了《漢語大字典》、《中文大字典》,但是由于編纂目的不同,《康熙字典》注重“古”而後繼者服務于“今”,故時至今日《康熙字典》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閱讀古籍、整理古文獻、從事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書,尤其是在俗文學研究如墩皇學領域,它是手頭必備之書(郝春文語)。《康熙字典》自問世以來,版本眾多,據不完全統計有100多種,現擇其要者簡述如下。

  (一)四十二卷,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本,以地支分十二集,每集三卷,冠以“總目”、“檢字”、“辨似”、“考異”,尾附“補遺”、“備考”。部首及每部之字以筆畫為序,字單佔二行,釋文雙行。每字之下先列《唐韻》、《廣韻》、《集韻》、《古今韻會舉要》、《洪武正韻》等書音切,次訓義,廣徵典籍例句、字書釋義例句,有所考證則附于後,次列別音別義、異讀異體。凡一字所出現的形體、意義均條理清楚,“每子畢載古體……改從隸書……兼載重文、別體、俗書、訛字……皆綴于後……凡古籍所載,務使包括無遺”(《四庫提要》)。後世之本皆出于此,即使道光武英殿本出現後它仍是最流行的本子。如四庫本、《字典匯編》本所據之同文書局本。需要說明的是,《康熙字典》原無篆書,篆書為後世刊行者所加。

  (二)四十二卷,道光十一年武英殿本,王引之校改本。道光七年率90余人校《康熙字典》,改正字頭,訂正引文,歷時五載,更正2588處,並挖改原版重新印行。同時王氏將校勘文字輯為《字典考證》十二冊。正是由于《字典考證》單行本的出現,加之國人尊古輕今好遠忽近,或許出于慎重,此校改本影響甚小。需要說明的是,《康熙字典》原無篆書,篆書為後世刊行者所加。

  (三)四十三卷本,即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本+《字典考證》。出于上述原因,有意吸收道光殿本的人們採取了這種簡單而保險的做法。最為流行的晚近以來影響最大的中華書局本即屬于此係統。

  (四)道光殿本影印本+《字典考證》+《康熙字典考異正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代重新發現了道光殿本,比較了道光殿本所做更改與《字典考證》之異同,發現二者有所不同,並認真研讀了日本渡部溫的《康熙字典考異正誤》,于1996年推出《王引之校改本<康熙字典>》,此本以善本(王氏家藏本)為底本,保持原貌,天頭據許鉉校本《說文解字》列篆文,頁前加部首目錄,後附四角號碼索引。  

  (五)道光殿本標點整理本。以道光殿本為基礎,參校別本,將原書備考、補遺移至正文,新舊字體並用,釋文、義例用新體,列《新舊字形體對照舉例表》,全書標點,加注拼音,繁體橫排,篆文同上古本。有四角號碼索引。漢語大字典出版社,2002。

  (六)《〈康熙字典〉通解》,道光殿本為底本,作了校勘,吸納《字典考證》、《康熙字典考異正誤》、黃雲眉《康熙字典引書證誤》等人成果入正文,以今音注音,簡化字,橫排標點,部首檢字法作了處理,刪去《字母切韻要法》等四種,篆文出楷篆對照表列于後。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7。

  (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簡化字、橫排版,1997。

  (八)現代檢索注音對照,中國檔案珍藏版,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
《康熙字典》電子版目前有3種。上海書同文康熙字典(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制作,北京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0)臺灣漢珍、北京中易。

  書同文《康熙字典》電子版所用底本係中華書局本(同文書局石印本,並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證》)。它為讀者提供了中、日、簡、繁、異等漢字關聯代換檢索技術,幫助事先並不知道字典中確切文字的讀者,只要輸入自己熟悉的中國漢字或日本漢字,或繁體,或簡體,或異體,甚至舊字、訛字,均可檢索到字典中的文字條目。其次,可以單字查詢,也可按部首、筆畫、筆順查詢,也可按拼音、注音查詢。電子版除提供原《康熙》中文字條目信息外,還提供漢字的部首、部首外筆畫數、總筆畫數、筆順筆形、拼音、注音、Unicode、GBK、Big5編碼等屬性信息。同時還提供文字的標準普通話發音。

  漢珍公司為與四庫全書電子版制作單位合作,在2001年推出繁體《康熙字典電子版》,《康熙字典》電子版本套光盤是根據同文書局出版的石印版《康熙字典》為底本制作而成,並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證》于後。漢珍公司在古籍數字化中,以親和性的檢索界面,搭配BIG5、GBK與Unicode各文字內碼相互對照,並提供單字、部首、筆畫、筆順、注音、拼音等多元化的檢索字段查詢。

  中易採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版《康熙字典》,全部字頭字及釋義可實現任意檢索,並提供圖文對照的電子字典。電子全文檢索版《康熙字典》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在Windows平臺上將漢字數量由27,484字擴充為70,195字企業版中附帶的《中易漢神e》軟件,提供符合ISO/IEC 10646: 2003(同Unicode 4.0)國際標準編碼的包括7萬個漢字的曲線字庫,字形優美,與Windows係統中的“宋體”皆為中易產品,風格一致。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文檢索可將47,000個字頭字單獨查檢出來,同時還帶有該字的釋義和各種屬性。也可輸入任意字、詞,很快便可在字頭字及釋義中檢索出相關信息。6種檢字方法,不學即會配備6種檢字方法。

  其中的康熙部首檢字、筆畫數檢字和康熙序檢字,採用鼠標操作,不用學習,即會使用。其他還備有拼音、注音和適于快速輸入的《鄭碼》輸入法。釋文可簡、繁體字相互切換釋義使用簡化字,加標點斷句。若需要閱讀繁體字,輕點一鍵,即刻轉換為繁體字,方便臺灣、香港、澳門和其他海外讀者的需要。全部文字可在MS-Office粘貼使用可將需摘錄的字頭字或釋義內容進行拷貝(只限于企業版),然後粘貼到微軟的Office應用程序中進行天衣無縫的再編輯。這是圖像掃描電子版的《康熙字典》所做不到的。與原《康熙字典》掃描圖像相對照讀者在閱讀字頭字及釋文時,只需輕點一鍵,即可將原木刻本《康熙字典》相對應的掃描圖像調出來對照,對學術研究很有幫助。字頭字標注多重屬性,便于學習和查用字頭字屬性中,除北師大版本中原標注的拼音、注音等,中易又加注了該字的ISO/IEC(Unicode)國際標準編碼、鄭碼編碼等多種屬性。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