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糯米酒
 
 
  來源:      日期:2006-06-19 13:40

 

  贛南客家糯米酒,俗稱黃酒。黃燦燦的顏色,迷迷的馨香,甜甜的醇味,多誘人喲!

  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糯米酒,糯米煮熟後,拌上酒藥,裝進大缸裏,蓋住缸口,發酵四五天就可以生酒。將生酒裝入酒罈,用泥巴封緊壇口,在酒罈周圍燃起炭火,文火燜三四個鐘頭,揭開酒罈蓋,一壇黃燦燦、香氣誘人的糯米酒就做好了。

  客家糯米酒的釀製,説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到缸缸米酒不苦不澀,香甜可口,並非易事。要不,客家人怎會流傳這樣的俗語:“釀酒磨豆腐,不敢稱師傅。”掌握酒藥和兌水量,事關出酒率和香甜度,燜制生酒,把握火候至關重要。

  客家糯米酒,不但顏色清,口感好,而且不衝腦。將紅棗、紅糖、生薑、土雞放入糯米酒中煲,是客家婦女坐月子的上好補品。

  贛南客家人熱情好客,當你一踏進農家門,主人立馬將一碗黃燦燦、香噴噴的糯米酒端到你面前:“喝碗米酒,解解渴。”瞧那股熱情勁,聞著那誘人的酒香,就是滴酒不沾的人,也忍不住想喝一口。

  在贛南,只要往集貿市場酒市上走一走,逛一逛,你就能看到一溜擺酒攤的熱鬧場面,一海碗糯米酒只收五角錢,這才是真正的物美價廉呢!冷飲,從喉嚨甜到心裏;熱喝,芬香撲鼻!一碗熱酒下肚,滿臉紅暈,一身酒香。南來北往的客人,沒有宴席上的禮節雅氣,面對黃燦燦、晃蕩蕩的瓊漿佳釀,仰起脖頸,幹了!滿上,再來一碗!慢慢呷,細細品。嘖嘖,好酒,好酒!談天説地,划拳聲聲,那情景,那意境,使人忘掉煩惱,忘掉疲倦,産生一種心曠神怡,如入仙境般的超脫感。走進這酒的世界,喝酒的人醉意濃濃地説:“沒醉,沒醉,再來一碗!”不會喝酒的人卻説:“熏都熏醉了……”(吳堂琳)

  (來源:贛州晚報)


                                                                             編輯:曉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