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豐腴客家女
 
 
  來源:      日期:2008-06-24 13:45

   

  走進客家地區,讓人感到最美好最動情的是女人。客家女人是火把,把生活照得亮亮堂堂;客家女人是甘露,把生活浸潤得甜甜滋滋;客家女人是泥土,讓生活長出大片大片的豐收。

  客家女人全靠自己打扮自己。頭上戴的,身上穿的,腳下踩的,全是花,全是美。客家女人還把全家都打扮起來,公公、婆婆、丈夫、孩子。你看看這些精彩作品,就知道她們有多麼心靈手巧。

  用竹子編織的斗笠,四邊垂挂著五顏六色的彩帶,走起來,光彩耀目,既招來陣陣涼風,又顯出婀娜多姿。彩帶下的臉龐,若隱若現,藏著幾分美的神秘,繼承了古代中原婦女羞于拋頭露面的遺風。

  這種繡花鞋,式樣來自唐宋時期的"鳳頭鸞尾"。鞋頭尖銳上翹,叫鳳凰嘴。鞋上繡著鮮鳥蝶。鞋口鑲著彩色滾邊,顯得層次分明,又不失莊重。最具特色的是鞋的後跟,整個鞋面,分成兩段,中間用麻線聯結,織成網狀。這種鞋跟既可以穿上,又能當拖鞋,大小松緊,任意伸縮,又實用,又別致,又美觀。

  中國的家庭,多年來的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內。客家的男人長年在外經商做工,家庭則是外事內事都由女人一肩挑,她們的服飾也有禮服、便服、勞動服。

  禮服只在婚壽喜慶,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時才穿,配有頭上、胸前、手上的銀器裝飾品,全身五彩繽紛,銀光閃閃,搖搖曳曳,讓人眼花繚亂。匯成了一條彩帶,圍在一起便成了花環,走進圩場便成了花市。那些後生看得眼饞饞、心癢癢的、魂飄飄的。然而客家女人是帶剌的玫瑰。

  這便是玫瑰花上的剌,挨它一下,一輩子也不敢動邪念。

  這完全是上山勞動的裝束。頭上包紮的柳條布帕,免得樹枝搞亂了頭髮。胸前係圍裙,顯得利索。褲腿只及膝蓋,下面的腳褲用紅帶裹在小腿上。衣褲布料多是青、藍保護色。腳上穿的是滿背草鞋,不怕山陡路滑,荊棘芒草。

  客家勞動婦女,從來不纏小腳。上山下坡扎紮實實;踩在田裏穩穩噹噹;立在排上,不怕灘險水急,象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站在水裏便是中流砥柱。客家女人下河洗衣也很特別,不是蹲在岸邊,而是站在水裏,臉朝岸上,眼觀八方,關注著房前屋後。這是客家人早年高度戒備傳下來的習慣,別有一番風韻。 
 
  (歌聲)

  好比蓮藕水裏映,

  好比荷花水上開。

  過路哥哥看花眼,

  兩腳走路歪打歪。

  那主要是在娘家當姑娘裏的時候。結婚以後便挑起全家生活重擔,個個稱得上是勞動能手。上山她是一把刀,一桿槍。

  下地她是一張犁、一把鋤。挑擔她是鐵肩膀。論幹活,她們比男人還要強,而且她們還背著孩子。

  放下山上田裏,又是家裏房裏。在客家,沒有女人就沒有家庭。地就要陷下去,天就塌下來。常説男人是鋼,女人是水,男人是獅子,女人是綿羊。客家女人卻是鋼打鐵鑄,沒有獅子的雄威,卻有駱駝的能耐。不是鋼筋鐵骨,怎麼能經起這種磨煉!不是駱駝,怎麼能背著家庭走!

  客家女人又確實柔情似水,熱情似火,賢惠得叫人感動。客家女人是最孝順的兒媳,最慈祥的母親,最親切的姐姐,最好客的主人。當然,客家女人也是最體貼的妻子。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女人,溫順得像一隻貓,多半是因為不能自立、自主,要依賴父母、丈夫和兒子。她們孝敬公婆,伺候丈夫,很大程度上懷著敬畏和無奈。所謂三從四德,是病態的。客家女人卻是強者。她們的孝順、溫柔、體貼是由衷的、健康的、高尚的,是賢惠、是母愛、是責任、是奉獻,是最純潔、最真實的心靈美。

  啊!偉大母性的生命之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來源:中華網)

 
編輯: 董潔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