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重要言論 各方反應  分析評論  新機遇  人員往來  “三通”  産業合作  金融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首頁-專題-交流-促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金融合作-動態
 
臺灣人陳明月:大陸基金業“一年抵三年”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日期: 2008-08-07 15:06

 

  訪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市場總監陳明月

  日前,陳明月加盟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擔任市場總監一職。曾在臺灣基金業馳騁十載的陳明月,涉足大陸基金業也已有5年時間,兩岸基金業十餘年的從業經歷,使其對基金有著獨特的感悟。為此,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大陸基金業"一年抵三年"

  1992年,剛從學校畢業的陳明月初涉基金業。入行之初,恰逢臺灣股市上演萬點行情之際,當時的臺灣可謂人人皆股民,但基金卻乏人問津,因為炒股的收益遠高於投資基金。然而,一些基金卻異軍突起,成為臺灣基金業發展初期的生力軍,這與大陸基金業由內及外的發展脈絡稍有區別。

  隨著萬點行情的破滅,臺灣證券市場進入長達4、5年的盤整期,直至1996年科技股引領市場走出低迷,此時投資臺灣市場的基金才逐漸破土而出。

  陳明月表示,雖然不過短短5年的發展,但在這波大牛市的催化作用下,大陸基金業無論從産品類別到行業規模等,都取得了跳躍式的發展,可以説一年抵臺灣基金業三年。

  投資者教育滯後

  然而,陳明月也指出,在經歷了一輪井噴式發展後,目前大陸基金業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即投資者教育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其實大規模投資者入市是在去年下半年股指進入4000點以上高位後,而這批投資者經過這輪下跌後無一例外均遭受巨大損失,這其中不乏一些風險承受力較低的投資者。可以説造成這一結局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投資者教育的滯後。"對此,陳明月認為,基金公司應加強面向渠道及客戶的教育。據悉,作為最早進入臺灣市場的全球知名資産管理公司之一,富蘭克林從始至終就貫徹渠道為王的理念,針對銀行渠道從主管到客戶經理不同層面的人員進行不同形式的培訓,與渠道形成策略聯盟。進入大陸市場後,這一理念也得以延續。

  品牌構建紮根客服

  隨著國內基金公司發展到60家,品牌構建也日益成為各家公司的工作重心。陳明月認為,基金公司的品牌構建以行銷和客服為基礎,在兩者之間,客服更是重中之重,做好客服就是最好的行銷。

  "對於基金業而言,産品的賣出只是服務的開始,而服務的根本就在於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基金公司的客服也要實現差異化。目前,已有一些合資基金公司開設了VIP俱樂部,為高端客戶提供更具特色化的服務,這也是大陸基金業實現客戶細分的重要一步。"陳明月説。(記者 李濤)
臺商企盼兩岸能簽訂“證券監理備忘錄” 2008-08-06 09: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方翼
  臺灣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今天表示,現在是簽訂兩岸“證券監理備忘錄”(MOU)的好時機,期盼可借此加速促進簽訂“銀行監理機制”。

  據“中央社”報道,蔡明忠表示,簽訂MOU後,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到臺投資的比重可自3%放寬至10%。

  此外,他也説,若可簽訂 MOU,臺資證券業就有機會爭取比其他外資參股更好的條件,例如香港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以富邦證券而言,最希望能爭取經紀業務,即使是單個省份的經紀業務權也有興趣。

 
編輯: 張方翼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