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重要言論 各方反應  分析評論  新機遇  人員往來  “三通”  産業合作  金融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首頁-專題-交流-促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分析評論
 
馮卓志:輕啟赴臺遊之門,勿讓“大餐”成“雞肋”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8-06-03 16:24

 

  

  

  中國海峽旅行社總經理馮卓志認為要“輕啟”赴臺旅遊之門,避免急躁冒進(攝影 鐘寶華)

  

         台灣網6月2日消息    乘海峽兩岸“兩會”即將復談的東風,自2005年就被大陸方面送出的“赴臺遊”禮包終現實現曙光。“雨過天晴”後的兩岸關係讓不少民眾感到如沐春風,更讓久久期盼一睹寶島風情的遊客躍躍欲試。

  中國海峽旅行社總經理馮卓志從事涉臺旅遊業務已有16年,他認為,現階段不論業者還是遊客,在雀躍之餘也應保持冷靜理性,要充分了解臺灣地區的特殊性,應“輕輕地開啟這扇沉重的大門,細細地體驗和平之旅的溫馨”。

  臺灣——最特殊的目的地

  馮卓志“掌門”的海峽旅行社16年前伴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而應運而生,旨在為來大陸旅遊觀光、參觀訪問的臺灣同胞提供服務。成立至今,從重量級的政治人物、工商界人士,到普通的遊客,“海旅”接待了無數臺灣同胞,在兩岸交流中的貢獻巨大。但介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卻沒有一位大陸居民能以旅遊的名義從合法渠道去往臺灣。馮卓志坦言:沒有一天不想把大陸同胞送到寶島上走走看看。

  在這位資深的涉臺旅遊業者看來,太平洋、奇峰險石、溫泉、原住民文化等元素為臺灣帶來風情萬種之美,但作為一個旅遊産品,單純從地貌特色來看,卻絕非不可替代,即使如此,多年來卻有無數大陸游客為了一睹寶島而大費週折,甚至違規繞道前往。馮卓志從業多年遇到了太多人都表示:臺灣是自己最渴望一遊的目的地,希望有生之年,能踏上寶島去看看。

  “臺灣對於大陸民眾的獨特魅力,外國遊客可能很難理解。”臺灣百年曆史上與大陸分分合合,糾結著兵連禍結、骨肉分離的唏噓,演繹出一部命運多舛的傳奇,“這種歷史感、神秘感釀出的複雜吸引力,讓臺灣變成了大陸人眼中一個最特殊的旅遊目的地。”

  赴臺遊不是單純商業行為

  正是因為這種歷史和現實造就的特殊性,“赴臺遊”雖以遊為名,但被賦予的內涵早以非單純的旅遊可以承載。馮卓志認為“赴臺遊”應是一次和平之旅,一座架在兩岸之間的心路情橋。他甚至為這特殊的旅遊産品想好了最貼切的宣傳詞:輕輕地開啟這扇沉重的大門,細細地體驗和平之旅的溫馨。
   
  2005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大陸和平之旅開啟了國共兩黨隔絕60年後的對話,就是在那次和平之旅結束時,大陸方面宣佈了將儘快開放大陸居民赴臺遊的決定,為對岸同胞送上大禮。馮卓志作為連戰一行的送行者之一,見證了這一歷史。對於赴臺旅遊的定位,他從那時候就已想好。

  “我想告訴每一個遊客和業者,赴臺遊絕不是單純的商業活動和觀光行為,不管承認與否,當你踏上寶島的一刻每個人其實已經不自覺地肩負了責任,他們是在進行一場和平之旅。”馮卓志説,“大陸這麼多同胞,不選擇去其他地區旅遊而選擇臺灣,把賺錢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同胞,腳踏實地地踩在那片土地上與那裏的民眾接觸,這副場景就是一種融合之美,就是在為兩岸增進了解消除隔膜而助力。”

  他認為:雖然兩岸關係逐漸回暖,交流日益頻密,但仍有一半的臺灣民眾從來沒有來過大陸,還有不少人還對大陸仍有誤解,這種特殊性,更需要大陸的遊客更加注意言行和態度,注意優秀社會風尚的傳播。

  勿讓“大餐”成“雞肋”

  馮卓志也有憂慮。“赴臺遊”千呼萬喚,如今曙光已現。其對於臺灣經濟和人民福祉的意義不言而喻。當前,兩岸都急不可耐地等待著大門打開的一刻。遊客翹首以待,業者摩拳擦掌。馮卓志認為:在這一階段,需要十二分的細緻與審慎來進行準備與規劃,唯有如此,才能使赴臺旅這份“大餐”不至淪為“雞肋”!

  “臺灣産業界人士都明白,可以把臺灣的生意做到世界各地,但唯一不能向島外轉移的,就是觀光産業。這是老天賜給臺灣的寶貴資源,格外需要兩岸的業者和遊客去珍惜。”

  “赴臺旅遊畢竟不只是一種商業行為。”馮卓志擔心傾巢而出的業者和低價團等市場行為會對臺灣旅遊業造成出衝擊和傷害。他認為,大陸好幾千萬人想來的臺灣市場,如果缺乏良好規劃和兩岸業者溝通管道,好不容易推開的旅遊之門將無法帶給臺灣長久利益。

  “臺灣觀光的特點就是小而美,旅遊資源和規模比之大陸有所差異,所以大家不能一擁而上,需要按照規章制度一步步來,不要急躁冒進。對於旅遊資源的開發要慎重,不要造成任何傷害和破壞。”他認為:兩岸業者一定要考慮到臺灣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更要考慮到二千三百萬台灣民眾的感受。

  就有臺灣業者曾對島內旅遊接待能力進行過預估,認為如果每天允許1500人到臺灣進行觀光,那麼一年就有四、五十萬人,一般來講接待沒有問題。但如“阿里山”、“日月潭”等一些為保護生態不允許擴建的景點,則恐有負荷難度。也有業者就建議大陸旅遊客儘量與島內遊客的週末休閒和國際遊客來臺觀光的旺季錯開。

  “其實廣大的民眾不必著急和抱怨,隨著赴臺遊越來越成熟,島內各項接待設施不斷完備,報價也將會有所下降,相信大家都有機會。”馮卓志表示。

  據馮卓志透露:由於航線和島內消費物價水準等原因,初期開放時,以一個8天7夜的旅行團為例,預計每人報價約在8000-10000元人民幣,因此赴臺遊初期開放目標遊客將基本鎖定高收入的人群臺灣消費水準普遍較高,“臺北一些飯店的住宿費用堪比東京銀座。”他表示,如果有旅行社爆出5000元以下的低價,則可能損害臺灣遊的品質和口碑。

  目前中國海峽旅行社為“赴臺遊”特別制定了包括環島行、兩蔣文史之旅、禪修之旅、溫泉spa之旅、精緻美食之旅等20條旅遊主題線路,每一條都經過了馮卓志的精心調研。而就目前網友調查的結果顯示,環島行仍為首選。曾到臺灣考察旅遊環境多次的馮卓志表示:預計開放初期,大部分遊客都將以環島行為主,隨著開放程度不斷提高,遊覽層次深入,需求會越來越多,産品也會越來越豐富。(李徽)

 

       

       〉〉點擊進入“大陸居民赴臺遊”觀光主題線路調查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為中國海峽旅行社題詞“和平之旅”(攝影 鐘寶華)

 

 
編輯: 李徽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