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臺灣所特有的文化
 
 
  來源:      日期:2005-10-21 17:38

 

  夜市是臺灣所特有的文化,即使是在國外相同的華人社會當中,像夜市這種在某一地點聚集大量營業的夜間小吃攤,或者是其他店家攤販等等的文化是相當少見的。

  身為臺灣人,最大幸福就是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甚至是在深夜,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輕易的找到能夠滿足饑腸轆轆腸胃的需求。
除了處處可見的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外,更有能夠滿足重視美食的人們需求,並兼具物美價廉特色的聖地-“夜市”。

  此外,夜市「越夜越美麗」的情景也是另一特色,各地的夜市到了午夜仍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不管時間多晚,只要你肚子還餓著,就一定還能找到熱騰騰的食物,可説非常便利。夜市呈現了臺灣食物的多樣性,也反映了部分臺灣人民的夜生活,因此成為外國觀光客必定一遊之地。

  臺灣夜市廣布于各大城小鎮,已成為市井小民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有一些規模特別大、名氣特別響亮者,不但已是當地人的生活重心,甚至還變成觀光重地,吸引成千上萬來自其他縣市、國家的遊客前來一探究竟,而這當中,又以位於臺北市的饒河夜市最受青睞──想知道這些地方有什麼特色,又該從何處「下手」嗎?跟著我們走一遭,你就知道了!

  饒河街夜市全長約六百公尺,位於撫遠街與松山火車前的入口處,各設有一座燈火璀璨的牌樓,由牌樓處開始進入無寸步空隙的夜市區。饒河街夜市之一,以定期舉辦傳統技藝表演而聞名,目前有證攤販共計有一百四十余家,而兩 側商店及騎樓下的攤販不計其數。因此來到此地的人,無論採買服飾、生活用品或吃喝玩樂,絕對能盡其所欲。

  藥燉排骨是夜市裏名氣最響亮的小吃,遠在數公尺之外,陣陣香味便按捺不住地挑撥食欲,非得坐下來啃上一碗不可。吃藥燉排骨,湯頭是第一要素,其次便是沾排骨的佐料,饒河攤販獨制的醬料風味獨特,濃醇的中藥味佐上辣中帶甜的醬料,使排骨滲透出一股完美的滋味。

  在冬日夜晚吃上一碗,暖意上升,據説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尚未定位成觀光夜市前,饒河街便是當地居民休閒消費之處,有許多家老字號商店,至今仍保有盛名,如山東小蘑麻油,自西元一八五九年經營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八年曆史,以天然原料古法煉製,品質香醇道地、價格公道,雖然店面透露出古老的陳跡,卻更吸引舊雨新知前來光顧。另外,歷經四代的合和堂餅店,老闆是饒河街升級為觀光夜市的首要功臣,店裏自的傳統壽桃、壽餅和訂婚喜餅,銷路甚佳,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餅店。

  饒河夜市是一座與市民生活結合的夜市,逛上一趟會赫然發現它宛如平價百貨公司,生活所需的物品這兒一應俱全,不談小吃、衣飾、光是金飾店、百貨店、遊樂、唱片、古董、甚至廉價的卡其制服和運動褲都能買到,堪稱是最具老少咸宜的夜市之一。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