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消息  |  圖片報道  |  兩岸沿海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現狀
 
最新消息
百年名校迎貴客 兩岸環境工程學科再交流

  時間:2006-11-27 14:27    來源: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天津消息    今天,中國最早成立的高等學府——天津大學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來自海峽兩岸的60位專家學者。他們將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沿海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並共同致力于改善兩岸沿海環境。

  11月27日-11月30日,第三屆海峽兩岸沿海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天津舉行。60余位與會的學者來自海峽兩岸14所高校和協會組織。

  天津大學蘇全忠副校長對來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特別是來自彼岸的臺灣同胞表示熱烈歡迎,並簡短介紹了研討會情況、天津大學建設、以及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係的發展歷史。他說,天津大學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學,辦學方向是以工為主,理工兼顧。他表示,此次研討會是兩岸環境科學發展的高水平聚會,為兩岸相關學科的專家搭建了交流彼此經驗和研究成果的學術平臺。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環境污防中心主任、臺灣環境管理協會會長駱尚廉教授則對北洋大學慕名已久,並對天津大學稱讚不已。他認為,一般學術會議是第一屆、第二屆較為隆重,但海峽兩岸沿海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則不僅如此,此次會議也就是第三屆的研討會不僅參會人員比上兩屆有大幅增加,而且在研討議題上也有相當創新。除臺灣地區的一些高校的專家學者外,還有臺灣環境管理協會、臺灣下水道協會等協會組織的負責人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駱尚廉教授教授表示,兩岸環境工程研究已經建立了深厚的關係,接下來兩岸相關領域將在已經搭建好的交流平臺上繼續深入。他希望能透過進一步課題的研討,使兩岸在環境利用和管理這個領域內共謀福利,共創美好未來。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書廷教授說,大陸沿海地區與臺灣地區的沿海區域均為經濟相對發展較快的區域,但礦產、水等資源較為缺乏。他認為,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話題不僅兩岸共同的話題,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次研討會是既繼2002年和2004年以來的第三屆,前兩屆分別由天津大學和臺灣大學主辦。研討內容涉及能源、能源綜合利用、水處理、廢棄物處理、環境經濟和環境管理等,充分展示了天津大學和臺灣大學歷年來在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成果。本屆研討會是前兩屆研討會的延續,重點針對兩岸沿海區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議題進行研討,使兩岸學者交換彼此經驗與研究成果,攜手並進。(李桂英 魏萌)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