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物——田 漢

時間:2007-07-07 16:16   來源:

  (1898-1968)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戲劇活動家、劇作家、電影家。

     湖南省長沙縣人,1898年3月12日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入私塾,後入省城修業中學等校學習。1912年考入長沙師範,得校長徐特立精心教誨。1916年隨舅父赴日本留學,畢業于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從五四時期起即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開始戲劇創作。先後與歐陽予倩、洪深等創辦了南國劇社、南國藝術學校、南國電影劇社,主編《南國週刊》、《南國月刊》,創作了《咖啡店之一夜》、《名優之死》等一批進步話劇,在全國掀起了“南國”藝術新潮,影響久遠。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左翼戲劇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後,任左翼戲劇家聯盟黨團書記、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其間,創作了許多話劇和歌劇,參加編寫和拍攝了許多進步電影。由他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傳遍大江南北,全國為之振奮。新中國成立時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後正式定為國歌。

      1935年被國民黨逮捕拘押,堅貞不屈。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組織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創作並組織演出《盧溝橋》。後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藝術處工作,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下,參與組織湖南文化界抗敵後援會,組織了十幾個抗敵演劇隊、4個抗敵宣傳隊和其他劇團,在各戰區開展抗日救亡的宣傳演出活動。致力於京劇、湘劇、漢劇等劇種的改革和劇本的新創作,使之適合於當代演出。編寫了《白蛇傳》、《新雁門關》、《江漢漁歌》、《岳飛》、《湖北進行曲》等劇本,還主編《抗戰戲劇》、《新長沙報》、《戲劇春秋》、《新聞報》文藝副刊等多種報刊,廣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在大後方産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在中國抗戰文學藝術史上寫下重要篇章。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教于上海實驗戲劇學校,創作了《憶江南》、《麗人行》等揭露國民黨黑暗統治的戲劇和電影劇本。1948年底轉入解放區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戲曲改進局局長、藝術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兼黨組書記等職。他是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代表、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異常勤奮,著作等身,創作了《關漢卿》、《文成公主》等話劇和《白蛇傳》、《西廂記》、《謝瑤環》等戲曲劇本130多部,主要著作有《田漢劇作選》、《田漢選集》及《田漢文集》(16卷),被譽為中國的易卜生。“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1968年12月10日屈死獄中,時年70歲。1979年4月,黨中央為其平反昭雪。他不僅是現代中國名副其實的“梨園領袖”,更被黨和人民譽為一位傑出的時代歌手和“人民藝術家”。

選自《二十世紀湖南人物》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