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屈 原

時間:2007-07-07 16:11   來源:

  (前340-前278)

  戰國時期愛國詩人。

     戰國時期楚國人。名平,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約生於戰國楚宣王三十年(前340),與楚王同族,傳為楚武王子屈瑕之後。博聞強記,熟知治亂興衰,長于辭令。楚懷王時任三閭大夫、左徒,草擬誥令,欲行新政,主張聯齊抗秦,後遭上官大夫等讒毀,旋被放逐,因作《離騷》以見意。頃襄王即位,信用令尹子蘭,楚國政治日趨腐敗,再遭譴謫,益深悲憤,於是涉江,遍歷洞庭湖濱,並溯沅江而上,以至溆浦,寫下著名詩篇《涉江》等,復返洞庭湖,浮湘水,入汩羅江。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聞郢都被秦攻被,頃襄王出逃陳城,極為悲痛,寫《懷沙》一篇,于五月初五日投汩羅江而死。

     屈原在詩三百篇後,是我國南方的楚地興起一種瓣詩體—楚辭的工創者奠基人,世稱“騷體”。其詩篇以豐富的形象思維,廣泛採用神話、神巫故事和寓言形式,塑造出多種、奇特的藝術形象,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強烈對照。對後世詩歌發展影響巨大。其他世作品有《離騷》、《九歌》、《涉江》、《懷沙》等20多篇。《史記》有傳。

     在今汩羅縣境,漢朝時建有屈子祠,清乾隆間移建於該地玉笥山。歷代在附近摩擬築有騷壇,濯纓橋;玉笥山東北烈女岑上,傳有屈原墓,清同治時立《楚故三閭大夫之之墓》,或係後人追念假托。

《湖南省志.人物志》(上)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