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南黎族織錦女:用古老技藝改變生活

時間:2010-01-12 14: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海南頻道12月11日電(記者周正平 秦春)今年41歲的劉香蘭,帶著靦腆的笑容,向到訪的記者遞上一張名片,上書醒目的頭銜——海南省五指山市番茅黎族織錦有限公司總經理。

  還是小女孩時,劉香蘭就跟著母親和外婆學習黎族織錦的技藝。“那時,只想著能織出一條可以在人前顯耀的腰帶、花邊,一條出嫁時穿的漂亮筒裙。”劉香蘭説。

  但在今天,兒時不經意間學就的技藝——織錦,卻改變了黎族農家女劉香蘭的人生。

  家住五指山市衝山鎮番茅村委會福建自然村的劉香蘭,現在很少像其他黎族婦女一樣下地幹活,她的主要工作是編織黎錦、釀製黎族米酒,賣給酒店、景區和遊人。

  “劉香蘭如今可是名人,她是海南省最年輕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編織的黎錦還銷到了國外。”海南省五指山市外宣辦主任尹秋艷説。

  在福建村這個寧靜的黎族小山村,還有許多黎族婦女和劉香蘭一樣,繼續使用黎族古老的手工編織技術,生産黎錦旅遊工藝品。

  記者在村文化室看到,三三兩兩的黎族婦女席地而坐織布:藍色的經線用腰帶和木棍固定在她們的腰部和腳上,五彩的緯線在織錦女手持的木刀牽引下,穿梭在經線中,一幅色彩斑斕的黎錦,緩緩成形,展現在眼前。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文化宣傳處處長彭桂榮介紹説,海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存,入選國家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已達21項,但目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都面臨著如何繼續傳承的問題。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和社會組織的引導、資助下,黎族傳統織錦技藝和旅遊業結合,産生了新的市場需求,既為黎族群眾增加了新的收入來源,又使少數民族文化遺産得以繼續傳承。

  黎族織錦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今年10月,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黎錦,成為需要全人類共同保護的文化財富。

  3000多年前,黎族先民就開始在海南島繁衍生息,考古學家從島內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發掘出土大量石質、陶質的紡輪,説明3000多年前,黎族婦女就已經掌握了紡織技術。

  據史書記載,至少在唐代中葉,黎族婦女就開始用海島野生棉、木棉紡線,用天然染料染色,以腰機為工具,編織“璨若雲霞”的布匹,稱為“織貝”“黎錦”,是上貢朝廷的珍品。

  宋末元初,流落到現今三亞市崖城鎮的黃道婆,向黎族婦女學會棉紡織技術,並加以改良傳入江南地區,造就了我國棉紡織業發展的輝煌時代。

  2005年,黎族織錦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國家撥付了90萬元專款用於保護黎族織錦傳統技藝,海南省各級政府、海南省婦聯,也在傳承黎錦工藝、拓寬黎族婦女增收致富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省財政和地方政府都撥出專款,進行黎錦文化的挖掘整理、黎錦技術培訓、黎錦技藝比賽,及黎錦産業化研究等,並在中部山區的瓊中、保亭、五指山、東方等黎族聚居市縣,相繼建立了一批黎錦傳習所,為黎錦的傳承和黎錦的規模化、産業化發展,培養從業人員。

  “政府在村裏設立了黎錦傳習所,只有62戶人家的福建村,經常在傳習所參加的婦女,就有100多人,年紀大的有六、七十歲,最小的只有9歲。”劉香蘭告訴記者:“市裏派來的老師,教我們編織新的花樣,還幫助我們設計新的産品。”

  她介紹説,“雖然我們仍舊按照老人們傳下來的工具和方法編織黎錦,但我們很少再為自己織筒裙和花邊,現在,我們根據酒店和旅遊景區的訂單,編織沙發佈、桌椅套、床飾、壁挂,還為遊客生産披肩、手機袋、電腦包。隨著海南旅遊業的發展,酒店和景區下的單量越來越大,單靠個人完成不了,為了接單,2007年,我們村的21位姐妹,組建了一家黎錦編織公司。”

  五指山市副市長黃桂良告訴記者,全市現在有5個織錦專業村,有2100多名黎族婦女常年在編織黎錦旅遊工藝品,手藝好的,一個月可以收入1000多元,少的也有七、八百元,成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