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南雞飯傳奇(組圖)

時間:2010-01-11 16: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才子蔡瀾説:“正如星洲沒有星洲炒米一樣,海南並沒有海南雞飯。”原因是自己在海南島到處找找不到,問海南島本地人,但結果給他吃的卻不是他印象中的海南雞飯。

  其實,並非是海南沒有海南雞飯,而是沒有蔡瀾印象中的那種海南雞飯。這些可以稱作是東南亞海南雞飯的“老祖宗”們,無論是口味、色澤還是感覺,都與那些“洋親戚”相距甚遠。所以,蔡瀾才會有些遺憾地説,自己在海南島沒有吃到印象中的海南雞飯。

  在海南民間,煮雞飯就是普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別是逢年過節,更是不可或缺的節慶飯。雞飯源於何時,由誰發明而來,現在已經已難考證。但據文昌縣誌記載,文昌雞已有400多年曆史,而且早在清朝,文昌縣城就已經有經營文昌雞飯的飯店了。

  在今年舉行的文昌雞美食品嘗會上,新加坡名廚製作的“海南雞飯”。

  雞湯成就雞飯

  海南人“無雞不成宴”,傳統吃法以全雞燙熟白斬為主,配上雞油及雞湯所烹製成的“雞飯”,再佐以沾醬來吃,當地稱為“雞飯”、“雞油飯”。

  有人如此想像雞飯的“發明”:海南人吃雞以白切為主,煮雞後留下的一鍋香噴噴的雞湯,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小媳婦,在哪一個忙碌的年節裏,突發奇想地從中盛出幾勺倒進自己正準備煮制的米粒中。

  雞湯煮米飯,一個大膽的創意!煮制出的米飯香滑美味,小媳婦受到了公婆和家人的讚賞。於是,這種方法一傳十,十傳百,漸漸成為民間流行的一道美食,製作方法也逐年改進,不久就有人嘗試著把大米炒過加料再煮,以使飯粒更加香滑。因為是用雞湯煮制,就順理成章地把這種米飯稱為“雞飯”、“雞油飯”。

  今年77歲的海口老市民吳梅對幼年時的那些美味雞飯仍然無法釋懷,對當時老海口出名的雞飯店現在仍可如數家珍。當時,經營海南雞飯的店戶是檔次最高的美食店,最受人們喜愛和歡迎。在家裏,每年大年三十,海口人會先以雞作為供奉神靈、祭拜先人必不可少的“三牲”祭品。之後,一家人圍坐吃團圓飯,白切雞、雞飯是絕對的主角和美食。

  平時凡遇喜事,海南人也喜歡殺雞煮雞飯待客,過去還會把雞飯做成“飯糰”,海南話叫“飯珍”,代表著圓滿豐富、全家團圓之意。現在島上做成飯糰已經很少見,反而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由下南洋的鄉親們帶出去的這一習俗,至今仍在馬六甲等一帶盛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