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南“鄉村旅遊合作社”興起

時間:2009-12-01 13:29   來源:農民日報
  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地方創新,海南的“文明生態村”建設早已成為叫響全國的一個品牌。目前全省已建成文明生態村近萬個,佔全省自然村總數的四成。

  這項持續開展已達十年的活動給農民帶來了什麼?近年來有什麼新發展?在對最早開展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海口市瓊山區做了實地觀察後,記者發現,文明生態村建設改變的不僅僅是村莊面貌,還有那些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成了風景

  10月10日,記者來到瓊山區紅旗鎮本立村。這裡曾因誕生廣東省第一個高級農業合作社,而一度引起全國人民關注。上午正是農民們下地的時間,小村顯得十分寧靜。乾淨的水泥村道蜿蜒至家家戶戶,高聳的椰子樹和房前屋後的波羅蜜錯落有致,村前巨大的石碑上銘刻著毛主席的題詞,用村裏原有的老房子改裝的陳列館裏,展示著合作社時期的歷史資料、文物以及照片等。穿過陳列館的過堂門,兩棵高大的古樹聳立著,灑下一片陰涼。本立村村民小組組長曾廣軍告訴我們,這兩棵樹他們很在意地保存著,即使整理村莊環境的時候道路也是繞著修的,説來也神了,好多次颱風也沒把這兩棵樹刮倒。

  “村裏的水泥路都是創建文明生態村的時候修的。”曾廣軍用手比劃著對我們説,“我們村是比較早的一批,2005年的時候就是文明生態村了。以前村裏每家每戶房前屋後都是豬圈或廢棄的老屋,後來都拆除了,整理硬化了村道,修了文化室、文化廣場。2006年又辦起了養豬合作社,大家入股、大家監督。我們還有沼氣池,沼氣、沼液、沼渣免費供應村裏人,廚房用沼氣,廁所是沖水的,現在村裏乾淨多了。有了沼渣,化肥就用得少了,種出來的菜也好吃。現在我們合作社每出欄一頭豬農民能拿到30到50塊錢,一年下來光這個分紅每人就能拿到千把塊。”

  相比于本立村的紅色歷史,三門坡鎮龍鱗村則是另一番景致:村前是一個月牙形的湖泊,村子被椰子、檳榔、香蕉等樹木包圍著,村民住宅建在微微傾斜的山坡上,48戶人家,分四排整齊排列著。每戶農家的房屋前後貫通,從第一戶的門裏望過去,可以看見最後一戶人家的堂門。幾進的房子,青灰瓦的房頂,雕花的木窗,經年累月用著的門燈,透著歷史的痕跡。當地人稱這種建築為“門對門”,據説大多是一個家族的兄弟們組成一排建設而成的。天熱的時候坐在堂屋裏,過堂風一吹,根本用不著電扇。這裡的民風很好,農家向來是不關門的。龍鱗村也因其古樸的民居、優良的生態、淳樸的民風被譽為“海口最美的村莊”。

  兩天時間,記者相繼探訪了紅旗鎮的本立、三門坡鎮的龍鱗、大坡鎮的田心和雲龍鎮的上村等四個文明生態村。讓記者感到欣慰的是,這些花園般的村莊都沒有大拆大建的痕跡,仍然保留了原有的自然格局和古樸風貌。

  通過硬化村路巷道、集中養豬建沼氣池、植樹種草綠化美化村莊,農民用自己的雙手讓村莊環境得以徹底改變。以至於有一天,這裡的人們突然發現,村莊,已不僅僅是他們為了安於生活而自然形成的聚居場所,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至鄉土人情,無意間竟成了農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

  “多少代了,生活居住的地方,我們早已習慣了。沒想到,經過這麼一改造,我們這些老房子,這些紅旗合作社時期留下來的東西,還有我們這些農民們整天打交道的香蕉林、椰子樹,都成了風景。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