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西部漁業:造船領先捕獲豐盛

時間:2010-01-12 13:01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省臨高縣調樓村的海南榮升造船廠正在建造百噸深海捕魚船。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海南西部的海,神奇而瑰麗。

  這裡,漁場廣闊,魚肥蝦美。

  這裡,勤勞勇敢的漁民世世代代牧海耕漁,撈金網銀。

  每當漁汛來臨,魚蝦成群出沒,千舟競發,漁民爭相撒網,收穫豐收,收穫喜悅。

  儋州白馬井漁區曾流行一首歌謠:漁業做海為生産,覓食依靠北部灣,一年出海三年吃,家家戶戶吃不難。

  這是海南西部漁豐人歡的形象寫照。

  魚肥蝦美北部灣

  海南西部,史上就是漁業豐獲的地方,因為西部瀕臨美麗富饒的北部灣。

  “我們祖祖輩輩都在北部灣捕魚撈蝦,是北部灣養育了我們。”洋浦幹衝漁民陳達武對北部灣的依戀之情溢於言表。

  在漁民眼裏,北部灣是塊豐饒的沃土。

  素有南海“海上牧場”之稱的北部灣,海域寬闊,平均水深38米,最大水深106米,是南海北部魚類資源最為豐富的海域之一。這裡水碧波平,漁場廣闊。

  因沿岸眾多江河奔騰入海,匯入北部灣,帶來大量的營養鹽和有機物,繁育了大量的浮游生物,使北部灣成為魚類繁殖和生長的理想棲息地。北部灣因此成為中國四大著名漁場之一。

  在海流和上升流動的作用下,大量磷酸鹽和營養鹽不斷上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漁場。北部灣大小漁場星羅棋佈,由昌化漁場、白馬井漁場、感恩漁場、鶯歌海漁場、雙溝內海漁場、望樓漁場等12個漁場組成。

  這裡是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家園,魚、蝦、貝、藻類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熱帶魚類在海水中穿梭嬉戲,多彩多姿的螺、貝、蟹琳瑯滿目。資料記載,北部灣共有魚類500多種,蝦類40多種。此外,還有頭足類、甲殼類和藻類等多種生物資源。據專家估算,北部灣漁業資源年産量約為140萬噸,可持續捕撈産量每年70萬噸左右。

  在海南,你可以盡享肉質鮮美的名貴魚類如石斑魚、紅魚、馬鮫魚、金線魚、魷魚、鯧魚、海鰻,碩大的對蝦及鮮美的鋸緣青蟹等。這些生猛海鮮,有相當部分均捕自北部灣。

  北部灣漁場較知名的海産要數紅魚。紅魚,學名“紅鰭笛鯛”,屬暖水性底層魚類,其個體大,成魚體長40釐米~50釐米以上,體重2公斤~3公斤左右。肉質豐厚堅實,含豐富蛋白質和脂肪,味道鮮美,是南海重要經濟魚類之一。

  “上世紀60年代,北部灣就因盛産紅魚而聞名,當時紅魚的産量最高。”老水産專家雲林仍記憶猶新。

  烏鯧魚也是北部灣大宗海産品。烏鯧屬中上層魚類,其肉質細嫩,骨質柔軟。這種魚喜集群,集群時少則數百公斤,多則數萬公斤,是北部灣優質經濟魚類之一,當地曾有一網捕獲30多噸烏鯧的記錄。

  玻璃魷魚則是産自臨高的著名海特産,這種魷魚體大質優,雪白透明,味香肉脆,備受人們追捧。

  另外,昌化漁場的門鱔(海鰻)、馬鮫魚、西刀魚,以及白馬井漁場的紅三魚、馬頭魚、帶魚等海産品也名揚四方。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