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攝影見證海南變遷

時間:2010-01-08 13:06   來源:台灣網

 

海南故事-最後的田地 -(1989海口)

 

海南故事-招聘資訊 (1993海口)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至今整整21年了,21年來,海南省經歷了無數個起起伏伏,無數個改革變遷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從邊遠落後的邊陲小城,到現代化的國際旅遊島;從流放的苦役極限地,到人們嚮往的旅遊度假天堂,海南省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日的海南昔非今比,今日的海南前程似錦。如果不是用攝影記錄了它變遷的軌跡,人們很難憑記憶回想它發展的歷程。

 

建省之初十萬人才過海峽-1991年攝

 

招聘處-1992年攝

  21年來,做為一名攝影工作者,我一直用手中的相機無時無刻記錄下海南省的發展變化,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位,手中的相機換了一台又一台,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仍然是一位海南發展歷程中的忠實記錄者。

  21年來,記錄了10幾萬張底片,從國家領導人到平民百姓,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機關,從空中到地面,從每一個角度全方位真實地記錄著海南特區發展變化的圖景。許多圖片已經成為海南的經典影象,被國內外收藏機構所收藏,這些經典攝影作品還獲得了包括中國攝影金像獎在內的許多獎項。《建省掛牌》、《最後一塊田地》、《東湖人才墻》、《人才招聘處》、《請保姆》、《電腦時代》、《雨天的擺渡》等等被國內外許多媒體選用。

  《建省掛牌》這幅作品不同於其他領導揭牌照片,這是海南建省揭牌前一天工作人員把“海南省人民政府”招牌在省政府門口懸挂的瞬間。1988年4月25日,我在海口市海府路看到一輛人力三輪車運著這塊“海南省人民政府”的牌子,我問三輪車夫“這是往哪運呢?”“往政府大門口呀”他回答我。我在想,明天(4月26日)是海南省成立揭牌的日子,那這塊牌子一定是今天要挂上去的。因此,我快速回單位拿上相機緊跟其後。果真,工作人員正在為掛牌做著各種準備工作,我也認真地記錄下了這一難得的經典瞬間。作品拍攝後一直到建省20週年紀念日前後才發表。

 

海南建省掛牌-1988年


  當年膠捲緊缺,建省儀式當天我節約著拍了2個彩色膠捲,紀念照還是三人合拍的。但這些照片現在都有了很高的史料價值了。省委揭牌那時我沒有拍到大場面,原因是唯一的制高點—路燈工程車位置被別人佔了,警察也不再允許他人上去,因此我只好擠到省委書記許士傑、省長梁湘前面去搶拍了,由於圍觀的群眾和採訪的記者眾多,場面混亂,因此好幾張照片都拍虛了,實的畫面裏也難得找到書記和省長。省領導們在省委揭牌後步行到百米外的省政府大門再參加揭省政府的牌儀式,我也一直在前頭跑步拍攝,吸取了在省委揭牌時拍攝的失誤,抓緊拍攝了大場景,還拍攝了少先隊儀仗隊的畫面,揭牌儀式簡短熱烈,許多人興奮地在“海南省人民政府”的牌前拍照留念,久久不願離去,用各種方式記錄這歷史的時刻。

  《東湖人才墻》也是一幅使用頻率較高的作品,也成為闖海人對那段特殊時期記憶的標誌圖片。建省前後的一段時間裏,上島找工作的大多求職者都是通過這塊位於東湖邊上的人才墻來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職位的,這裡每天聚集了大批的求職者,成為了闖海人臨時的會面場所,各式各樣的人物,場面壯觀,所以我常常特意經過這裡拍攝照片,我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紀實作品《請保姆》、《賣弄》、《找資訊》都是在這一帶拍攝的。

   《找資訊》記錄的是一群剛上島的年輕人在椰子樹的小廣告上找尋資訊的瞬間,椰子樹上的廣告內容五花八門,除了工作方面的,也有房屋租賃,商品出售等方面的資訊,椰子樹一時成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指路牌。

  20多年來,我常常是做到相機不離身,隨時拍攝身邊出現的人和事,做一位忠實的攝影記錄者,用相機書寫海南的發展歷程。《海南故事》、《黑白海南》、《時代映象》、《海南慰安婦》作品集的出版就是這一記錄的小結。

  紀實攝影是見證海南建省歷程最有力的手段。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