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合作擋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時間:2010-07-09 12: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廣西千人經貿文化代表團7月9日將結束在臺訪問。

  此次訪問,桂臺在農業、林業、旅遊業等行業共簽訂合作項目70項,金額達19.98億美元,貿易項目56項,金額達到2.27億美元,其中廣西從臺灣進口20項,金額達1.96億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廣西代表團此次訪問,在文化教育領域合作亦取得成果。廣西價值100多萬新台幣的圖書,進入臺灣大學圖書館及花蓮圖書館,成為館藏圖書;雙方還簽訂了50多項版權貿易協議;桂版圖書在臺北圖書賣場,一天即賣出一千多冊。

  兩岸的交流合作,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郭聲琨7月1日率廣西團抵臺訪問;7月2日,遼寧省常務副省長許衛國率領的遼寧代表團即熱鬧登場,他帶來的大陸著名藝術家趙本山及眾弟子,在臺北登臺亮相,樂翻島內民眾;7月5日,2010吉林經貿旅遊交流合作活動周亦在臺北開幕。

  ECFA才剛剛簽署,兩岸交流合作就已彰顯大交流、大合作的趨勢。一週之內,遼寧、吉林、廣西三省黨政官員及企業家紛紛登“臺”,在島內尋求合作商機。

  正如臺灣煙酒公司董事長韋伯韜所言,兩岸加強合作是大勢所趨。

  他説,ECFA的簽署,是要解決兩岸經貿合作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問題。協議的實施將逐步消除兩岸貿易壁壘、合理配置資源、拓展合作領域,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進入穩定運作與不斷深化的成熟期,有助建立投資雙向化、形態多元化、産業鏈合作化的新模式。

  專家指出,兩岸合作,是兄弟合作,不是利益博弈。ECFA實施後,兩岸重組産業鏈、經濟轉型具備了良好的開端。

  農業專家、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ECFA實施後,與臺灣處於同一緯度的廣西,農産品無法避免要受到一些衝擊。但影響不大,因為水果成熟期不完全一樣,品質也不一樣,廣西和臺灣加強農業合作,剛好形成互補,且利於廣西農業産業的調整。這次廣西代表團訪台,就帶去19位農民與當地農會和農場主交流學習,以後每年將組織100名農民入島學習,目的就是學習臺灣的農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以加快廣西農業産業的調整速度。

  臺灣農會總幹事張永成也認為ECFA的簽署是雙贏的,這樣有利於大陸對臺農産品採購制度化的形成。臺灣農業是精緻農業,品質好但規模小。臺灣農民可以通過與廣西等大陸省份的合作,擴大經營規模。

  “ECFA實施後,兩岸農民應該聯手賺世界的錢。”臺灣知名人士洪玉欽説道。臺商剛好能以ECFA的簽署為契機,聯手廣西等大陸省份拓展東盟市場。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編輯:石宏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