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交流-高雄市地方基層民意代表參訪湖南-投資湖南          
 
回顧:發展目標
 
 
  來源:      日期:2007-05-22 17:24

 

   2001年至2005年,湖南將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為根本出發點,加速工化業、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程,加快與國際經濟對接和融合,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競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五年年均經濟增長速度為9%,到2005年GDP達到5680億元,每人平均8460元。財政總收入500億元。三次産業結構調整到16:42: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00億元。五年累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7300億元,進出口總額173億美元。城鎮居民和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8320元和2740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保持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 

    進一步加快産業結構調理。農業:實施優質種苗、産業化和基礎設施三大工程,全面提高農産品品質,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工業:加速冶金、機械、石化、食品、醫藥、建材、輕工、紡織等具有相對優勢産業的改造和重組,綜合運用體制創新和技術改造等多種手段,擴大發展規模,提高技術含量。高新技術産業:培育壯大電子資訊、新材料、生物工程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等産業,帶動和促進産來優化升級。服務業:調整提升商貿業、培育壯大金融業、加快發展旅遊業、積極發展房地産業、著力開發文化産業。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加強洞庭湖區綜合治理,加快四水流域綜合整治,搞好大中型病險水庫加固除險和現有灌溉設施挖潛配套,到2005年,洞庭湖區主要防洪大堤達到長江流域規劃設計防洪標準,長沙主城區防洪標準達到200年一遇,岳陽、益陽、常德主城區達到100年一遇。公路:規劃到2005年高速公路達到1775公里,二級以上標準公路1萬公里,基本形成省會長沙與其他13個市州之間以高速公路聯結,各市州與縣之間以二級以上公路聯結的便捷公路網,同時,加快鐵路、航運、民航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提高綜合運輸能力。能源:規劃新增發電裝機300萬千瓦,重點加強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實現發、輸、配協調發展;配合國家“西氣東輸”,組織實施川氣入湘工程,年用氣量超過15.7億立方米。通信:適應資訊化發展趨勢,加快高速資訊網路平臺建設和全球數字移動通訊擴容,規劃到2005年,程式控制交換機容量達到1327萬門,行動通訊交換容量達到1013萬戶。環保:加快退耕還林還湖、天然林保護和水土流失防護,抓好洞庭湖區和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到200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54%。

    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突出發展長株潭城市群。目前,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經濟總量佔全省的三分之一。未來5年,我們將以沿湘江1200平方公里區域為核心,構築一個集高新技術産業、商貿金融、高檔住宅、旅遊休閒為一體的沿江經濟風光帶,經過努力,力爭使三市發展成為華中地區的又一個重鎮。同時,加快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鎮,規劃到2005年,全省城鎮化水準達到36%。 台灣網 (2006年06月17日)
 
                                編輯:大徐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