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交流-國共兩黨基層交流正式啟動-政策主張
 
 
政策主張

  時間:2005-08-22 15:11    來源:     
 
 

  在李登輝主政的12年期間,國民黨逐漸偏離一個中國路線,將中國國民黨改造為“臺灣國民黨”,導致黨內理念不清、路線爭議不斷,新黨、親民黨相繼出走。為凝聚人心,國民黨決定重新確立立黨理念和路線。 

  ()政治定位方面:明確聲明國民黨是“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不是外省黨,也不是臺灣黨,更不是臺獨黨”,“本土化”絕不是族群化、省籍化、更不是“去中國化”。 


  
()兩岸關係方面:全面清除李登輝分裂路線影響,回歸“一個中國”路線。強調國民黨對于“一個中國”的立場始終如一,依循“國統綱領”,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係,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臺海和平區,在臺灣優先的前提上,逐步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兩岸擱置政治爭議,從事制度競賽,走向全面政經建設,形朔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的現代化國家。積極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加強全方位交流,推動城市交流、政黨交流、高層互訪。推動兩岸經貿松綁,促進兩岸資金、人員及資訊移動透明化,創造國際企業策略聯盟的環境。 


  
()在“國防外交”方面:建構全民參與的現代化“國防”,以精實軍隊戰力,落實“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指導。擴大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及國際組織,鞏固、增進與“邦交國”的關係,積極拓展與其它非“邦交國”的實質關係。團結全球華僑,宏揚中華文化,共同建構全球華僑的生命共同體。 


  
()政治方面:遵守“憲法”及“增修條文”,堅決貫徹“雙首長制”;堅持政黨政治與責任政治原則,建立優質化民主。制定政黨法及政治獻金法,並對政黨投資或經營營利事業進行合理規范與限制。進行選區重劃,“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等等。 


  
()經濟方面:提升科技研發水準,編列研發經費,引導民間投入研發工作,以強化產業競爭力。開放“三通”、松綁李登輝主政時的“戒急用忍”政策,建構以臺灣為中心的矽谷臺北、上海以及東京、臺北、上海“雙黃金三角”,以鞏固臺灣在全球經貿體係中的關鍵地位。促進就業機會、改善就業環境,保障勞工權益,增進勞資和諧。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