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飼養員為團團、圓圓加班苦練製作窩窩頭

時間:2008-12-24 08:29   來源:台灣網

飼養員陳屹彪加班苦練做窩窩頭。圖: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團團”、“圓圓”昨晚入住臺北動物園的新家後,吃的問題要先解決,除了主食竹子外,富含纖維質竹粉的窩窩頭也是“團團”、“圓圓”的最愛。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飼養員陳屹彪,照著“團團”、“圓圓”臥龍老家提供的配方和手法,最近加班苦練做窩窩頭,“手上的老繭都快磨掉了”。

  報道稱,四川大熊貓基地的“獨門窩窩頭”,材料包括竹粉、黃豆粉、玉米粉、米粉、糖、鈣、食鹽、雞蛋等,要用攪拌機拌勻。負責照顧“團團”、“圓圓”的臺北市動物園飼養員陳屹彪將攪拌後的配料捏成球狀,再蒸熟就大功告成。窩窩頭到底有多好吃?陳屹彪試製後請動物園的亞洲象品嘗,亞洲象滿意極了,吃了一個還想要。

  不過窩窩頭可不是熊貓主食,因為混有黃豆粉、玉米粉,澱粉熱量高,只能當點心,或者訓練的獎品。一個窩窩頭約四百克,目前動物園打算每天給“團團”、“圓圓”各五個,限量才能讓熊貓不致體重失控。

  雖然熊貓給人印像是吃素,其實它們也是食肉的雜食性動物。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熊貓其實也會吃肉,過去在華中、江漢平原棲息時即是雜食性,但後來因為農業發展,逐漸退居四川、甘肅等山區,因為這些地方大量生産竹子,才逐漸演化成以竹子為主食。

  熊貓接受的竹子很多,像是箭竹、桂竹、綠竹都是它們愛吃的竹子種類。它也吃番紅花、枸杞等植物,動物園裏的熊貓還吃牛奶、雞蛋、餅乾和各種蔬菜水果。

  臺北動物園説,由於竹子隨著季節的不同,水分含量與營養成分有差異,因此熊貓很挑食,春、夏季時吃竹筍,秋季吃竹子的新枝、新葉,冬季吃竹莖。

  飼養員陳屹彪説,熊貓來臺經過適應期後,動物園會漸漸將窩窩頭換成雜食性動物專用的高纖維餅乾,未來還是以竹子為主食。(章潘)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