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鴿子樹)

時間:2008-12-18 13:35   來源:台灣網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珙桐科 珙桐屬) 又名水梨子、鴿子樹,落葉喬木。花奇色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為我國獨有的珍惜名貴觀賞植物,又是製作細木雕刻、名貴傢具的優質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樹高通達15—20余米,樹形端正,花期一般在5月中上旬左右。

  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隻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珙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珙桐科,全科也只此一種。早在100萬年以前,珙桐也曾經廣泛地分佈在地球上,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珙桐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米,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在我國,珙桐分佈很廣,貴州的梵凈山、湖北的神農架、四川的峨嵋山等處都有生長,在桑植縣天平山海拔700米處,還發現了上千畝的珙桐純林,這也是目前發現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後,珙桐先後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

  珙桐于1871年在四川西部首次發現。此樹為落葉喬木,樹皮呈不規則薄片脫落。單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紙質,寬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粗鋸齒,葉柄長4-5釐米,花雜性,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大苞片,紙質,橢圓狀卵形,長8-15釐米,中部以下有鋸齒,核果紫綠色,花期4月,果熟期10月。珙桐生長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多生於空氣陰濕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乾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乾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於喜光。珙桐枝葉繁茂,葉大如桑,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當花盛時,似滿樹白鴿展翅欲飛,並有象徵和平的含意。

 

  珙桐樹傳説

 

  傳説1

  在很久很久以前,傳説有位君主,只有一位獨生女兒,名叫“白鴿公主”,愛如掌上明珠。這位公主品味出奇,不愛金銀珠玉,也不嫁王侯公卿,卻十分愛好騎射,追求一種男子漢的氣概。

  一天,公主在森林中打獵,被一條狠毒的蟒蛇死死纏住。正在危急關頭,一位名叫珙桐的青年獵手,用刀斬斷蟒蛇,奪回公主的性命。公主十分敬慕青年獵手的機智和勇敢。二人一見鍾情,山盟海誓,公主取下頭上的玉釵,從中間撅斷,彼此各執一半,作為信物。

  公主回宮後,將來龍去脈告之父王,並懇請父王將自己許配給珙桐。不料此事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他連夜派遣侍衛將珙桐射死在深山老林。白鴿公主知道後,哭得死去活來。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卸去豪華的宮粧,穿上潔白的衣裙,踉踉蹌蹌的逃出了高墻緊閉的後宮,來到珙桐遇難的地方,放聲大哭起來。一直哭得淚珠成血,染紅了潔白的素裝。忽然,雷聲大作,暴雨傾盆,一棵小樹破土而出,恰象豎立著的半截玉釵,轉瞬間,長成了參天大樹。公主情不自地伸開雙臂撲向大樹。霎時間,大雨停了,雷聲息了,哭聲也聽不見了,只見數不盡的潔白的花朵挂滿了大樹的枝頭,花朵的形狀宛如活潑可愛的小白鴿,清香美麗,讓人不能不想起白鴿公主與青年珙桐淒美的愛情故事。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樹稱作珙桐,以紀念這對忠貞不渝的情人。

  傳説2

  在四川大涼山區,彝族人民説珙桐是阿呷和覺啥變的,相傳很久以前,涼山的龍頭山邊住著一位名收阿呷的姑娘,長得十分俊秀,阿呷姑娘心靈手巧,又特愛勞動。涼山腳下美姑河邊住著一位名叫覺啥的小夥子,覺啥身強體壯,耕田打獵。她們自幼生活在一起,白天放羊,在青青的草地上觀看白雲,晚上數著夜空中的星星,深深地彼此相愛了。後來他們的愛情被奴隸主知道了,把阿呷打得皮開肉綻,叫她沒日沒夜地替奴隸主推磨,受盡了折磨。後又把她賣給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奴隸主。阿呷不吃不喝,把金銀首飾甩在地,花裙彩衣全撕成碎片。而覺啥得知奴隸主把阿呷賣掉消息之後,他走遍了涼山四處打聽,終於打聽到了阿呷的下落,憑著他的勇敢與智慧,把阿呷救了出來,趁著黑夜逃到了原始森林深處,從此過上了美滿的生活。然而最後奴隸主還是找到了他們,把他們包圍了起 來,他們用生命在抵抗,但這怎麼可能是老奴隸主的對手,於是,阿呷和覺啥説點燃了房屋,瞬間成了火海,兩人牽手走入火海之中。可惡的奴隸主還把他們的屍體分別擲在美姑河兩岸。過了許多年,在這個地方,長出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從阿呷和覺啥埋葬的地方飛來了一群鴿子,珙桐就在大小涼山中繁延至今。

  傳説3

  傳説家住萬朝山下寶坪村的王昭君, 為了漢朝與匈 奴的和好,要與單于結為夫婦。 就在她出塞遠嫁那天早 晨,她餵養的一隻叫“知音”的白鴿, 忽然飛到她身邊 同她一起遠行。在塞外的日日夜夜裏, 昭君十分思念故 鄉。一天,她寫了一封家書,托白鴿為她送去。 知音白 鴿便帶著一群小白鴿起程南飛,越過千山萬水, 終於在 一個寒冷的夜晚飛到了昭君故鄉萬朝山, 由於經過長途 飛行,它們十分疲倦,便在珙桐樹上停了下來, 立時, 全被凍僵在枝頭,化成美麗潔白的鴿子花,不斷地點頭, 向前來探望的人們問好。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