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團團、圓圓喜入島 劃下2008年圓滿句號

時間:2008-12-23 13:01   來源:台灣網

  即使身為“國寶”,也從來沒有哪只熊貓能像團團、圓圓這樣,得到全球華人如此高度的關注與關愛。從2005年的“選秀”、到今天的入島,團團、圓圓的快樂與苦惱皆在兩岸媒體鎂光燈的聚焦之下。這對可愛的熊貓寶貝,承載了太多祖國大陸人民對臺灣人民的親情厚意!

  今天是團團、圓圓起程飛赴臺灣的日子,前來迎接的臺灣長榮航空公司以辦喜事的心情精心裝飾了貓熊專機,四川民眾則是依依不捨像“嫁女兒”。看著兩岸保育人員“忙並快樂”的畫面,另外兩幅畫面又不禁浮現出來:一個是2005年時臺灣小朋友拍手歡笑説“我們歡迎大貓熊來臺灣”,另一個則是2006年時陳水扁板著臉説“NO”。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微笑握手。隨後不久,一場在四川臥龍舉行的赴臺大熊貓選秀活動正式啟動,兩岸民眾沸騰了。在臺灣,民眾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大熊貓的歡迎和期待,一些民間機構主動派人到大陸學習大熊貓的養育知識,小學生繪畫大熊貓比賽也舉辦起來,幾個城市還積極展開了對大熊貓撫養權的“爭奪戰”。

  2006年農曆新年鐘聲敲響之際,兩隻贈臺大熊貓的乳名在億萬民眾的熱情參與下揭曉,“團團”、“圓圓”的寓意不用任何人詮釋,島內民眾特別是小朋友們開始了翹首以盼,不像獅子兇猛、不似猴子聰明的大熊貓,僅以其憨態可掬的逗趣表情,就足以帶給小朋友們歡樂的期盼。

  然而,這樣一個履行快樂的簡單使命,並不若善良的人們想像中的那般容易。2006年3月31日,臺灣的陳水扁當局拒絕了團團、圓圓入島;儘管“熊貓只有黑白兩色、沒有藍綠之分”,但“團團”“圓圓”仍然是被過多的意識形態理由拒之島外的。

  好在一切的不愉快皆已過去,2008年的年末,團團、圓圓終於啟程了!3年過去了,已經4歲多的團團、圓圓體重分別有112公斤和114公斤,每天要吃50公斤竹子。從2008年10月開始,臺北木柵動物園的3名飼養員分兩批來到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學習大熊貓飼養技術,現在他們已和團團、圓圓建立了感情,即將扛起餵養責任的臺灣飼養員遊雪音,形象地形容圓圓為“熟女”、團團則是“調皮小男生”。

  島內民眾對大熊貓的喜愛、歡迎之情坦白、真摯,有關熊貓的一切都成了坊間的熱門話題,它的毛色為什麼是黑白兩色?它的黑眼圈有什麼作用?臺灣民眾的熱情,一如迎來兩岸交流春天的2008年,一如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在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歡送宴會上所説:2008年對兩岸是不平凡的,雙方共同創造和書寫了新的歷史!

 

  幸甚2008,兩岸旅途的距離縮短了,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了。親歷過汶川大地震、見證過兩岸同胞患難與共、骨肉親情的團團、圓圓,也在這年末之時,去往祖國寶島履行給人快樂的使命了。島內有輿論説:雖然臺灣經濟正逢景氣嚴冬,但在以“亂”字總結的一年即將結束之際,團團、圓圓的到來正是一個彌足珍貴的新年佳禮。這對“熟女”加“調皮小男生”的熊貓組合,在為臺灣同胞帶去快樂的同時,不也正為兩岸交流成果豐碩的2008年畫上了一個“團圓”的句號嗎?(趙靜)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