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大熊貓吃的窩窩頭

時間:2008-12-24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陸贈臺一對大熊貓“團團”和“圓圓”二十三日晚間抵達臺北,住進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新光特展館。圖為動物園發言人金仕謙(左二)介紹大熊貓的精製飼料——窩窩頭的做法。 中新社發 路梅 攝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路梅 陳立宇)在大熊貓的食譜中,常常提到“窩窩頭”。實際上,這是一種精製的大熊貓飼料,做法和配料都很講究。

  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讓大熊貓“團團”和“圓圓”到臺灣後,儘快適應臺灣的生活,動物保姆陳屹彪嘗試依著臥龍的配方和手法做窩窩頭,希望能和家鄉的口味一樣。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表示,為了讓“團團”、“圓圓”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動物園依照四川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提供的窩窩頭製作流程,勤加練習,希望做出來的窩窩頭“團團”、“圓圓”會喜歡。

  窩窩頭的材料包括竹粉、黃豆粉、玉米粉、米粉、糖、鈣、食鹽、雞蛋等,先將所有的材料都用攪拌機混合後,再加入熱水攪拌均勻,接下來就要靠動物保母的手勁捏製成形,蒸熟過後即可冷藏保存。

  經過熱水的攪拌,不需發酵,利用玉米粉的粘度加上手勁,直接將材料捏握成一個約四百克重的窩窩頭,提供給“團團”和“圓圓”每天各兩公斤的窩窩頭。

  竹粉的纖維非常豐富,陳屹彪説,我手上的老繭都快磨掉了。做好的成品請亞洲象試吃,亞洲象姊妹兩喜歡到看不見窩窩頭就無心進行動物訓練的課程,可見高纖的窩窩頭連大象也非常喜歡。

  大熊貓主食是竹子,以蘋果、窩窩頭進行動物訓練及補充營養。陳屹彪表示,經過一段的時間適應期後,動物園會慢慢將窩窩頭換成雜食類動物專用高纖餅乾,當然還是以竹子為主要的食物。(完)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