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圓圓明年可配對 專家稱成功率可望超過50%

時間:2009-02-19 08:3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2月18日消息 據臺“中央社”報道,大熊貓“圓圓”日前已出現發情跡象,陪同“團團”“圓圓”赴臺的大陸大熊貓專家認為,“團團”仍為“懵懂少年”,預計等明年“團團”性成熟時,可以讓兩隻大熊貓自然配對或人工採精,配對成功率可望超過50%。

  據臺媒報道,隨同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的大陸大熊貓專家湯純香、黃治預計20日將返回大陸。湯純香與黃治今天下午到臺北市動物園大熊貓館與“團團”“圓圓”道別,也向在場的臺灣媒體表示,“團團”“圓圓”目前十分健康、無憂無慮,吃喝不愁,他們可以安心回家了,雖然心中捨不得,也不好意思掉眼淚,但盼兩隻大熊貓可以“修成正果”。

  由於“圓圓”目前正值發情期,臺北市動物園已讓兩隻大熊貓“獨居”。但湯純香説,“團團”喜歡與“圓圓”在一起,對無法共處的情形“氣憤得不出去了”(意指室外展示場)。不過,大熊貓是獨居動物,分開是必須的。

  黃治表示,大熊貓發情時易躁動,活動量增加。此外,雄性大熊貓會對氣味有反應,若讓兩隻大熊貓一直相處,會影響大熊貓對氣味的敏感度。

  黃治還表示,“圓圓”去年4月間出現發情跡象,今年2月間就出現發情徵狀,可能與臺灣天氣比較溫暖有關,未來可通過行為、叫聲,及雌性激素觀察是否發情。黃治還指出,大熊貓雌性荷爾蒙下降的第二天,是最佳的配對期,雖然大熊貓發情期短,但1年交配幾次也沒問題。

  湯純香指出,大陸大熊貓超過70%是人工採精生殖,由於“團團”與“圓圓”半歲即相處在一起,身體、健康與情感融洽度上沒有大問題,預計明年交配、懷孕、産子很有希望,成功率超過50%。(沈鵬)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