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飼養員預估:團團圓圓産子還要再等兩三年

時間:2009-02-19 09: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二月十四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首次在臺北新家的戶外展示場與遊客見面,再度掀起臺灣民眾的參觀熱潮。當天,“團團”“圓圓”到戶外活動的興致極好,常在草地上撒歡奔跑,“團團”樂山,不時爬到山坡的最高點俯視全場; “圓圓”喜水,不時走進水池戲水玩耍。圖為“團團”“圓圓”在戶外展場的水池內戲水玩耍。 中新社發 路梅 攝

  中新網2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道,大熊貓團團、圓圓到臺灣已經一個多月,漸漸適應當地生活,從大陸去的飼養員湯純香及黃治也將返回大陸,據他們預估,團團、圓圓要生小寶寶還要再等2-3年。

  擁有十多年大熊貓飼養管理經驗的熊貓飼養員黃治,大學畢業就進入大熊貓研究中心工作,是團團與圓圓幼年時的保姆,長時間與團團、圓圓相處,除了耳朵、黑眼圈、黑背心等不同的特徵,黃治也可以從團團、圓圓的一舉一動,分辨兩隻大熊貓,而團團的體型較大,走路有霸氣,不過圓圓體型修長,走路敏捷快速,其實兩隻大熊貓的個性、風格相當不同。

  説到團團、圓圓的個性,飼養員表示,團團是在2004年9月1日出生,是第一隻在國外出生回大陸的大熊貓“華美”的長子,大多數時間是由人工哺育,從小和人接觸較多。不過圓圓比團團年長2天,媽媽“雷雷”來自野外,雖然因受傷截斷一隻手掌,不過母性很強,一直把圓圓帶在身邊,圓圓從小與媽媽互動,學習到很多,個性比較謹慎小心,所以這次團團、圓圓到戶外展場適應,團團很容易就適應環境,不過圓圓就是東聞聞、西看看,非常小心新的場地,從小的個性就可以略窺一二。

  至於大家關心,團團、圓圓什麼時候可以生小寶寶?飼養員表示,大熊貓性成熟期,雄性的團團,大約要5歲半,雌性則在4歲半左右,儘管圓圓已開始進入性成熟期,不過團團還是懵懂少年,最多還要再等2-3年後,應該就可以繁殖後代。而最近圓圓進入發情狀態,這時候的聽覺與嗅覺特別靈敏,外界只要稍微有太大聲響,就很容易受到驚嚇。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