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和平的天使“團團”“圓圓”在臺掀起大熊貓熱

時間:2009-02-05 12:51   來源:新華網

這是行駛在臺北街頭的“熊貓列車”(1月31日攝)。大熊貓“團團”“圓圓”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一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公開亮相後,臺灣民眾爭睹大熊貓的風采。為了方便民眾,臺北捷運通往動物園的線路開通了熊貓彩繪列車,車廂上畫上了“團團”“圓圓”從出生、成長、到移居臺北動物園新家的全過程,列車每20分鐘發出一班。新華社記者王妍攝

    這是行駛在臺北街頭的“熊貓列車”(1月31日攝)。大熊貓“團團”“圓圓”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一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公開亮相後,臺灣民眾爭睹大熊貓的風采。為了方便民眾,臺北捷運通往動物園的線路開通了熊貓彩繪列車,車廂上畫上了“團團”“圓圓”從出生、成長、到移居臺北動物園新家的全過程,列車每20分鐘發出一班。新華社記者王妍攝

    新華網臺北2月5日電(記者李凱 王妍)“‘團團’‘圓圓’的故鄉,遠在美麗的天邊,那兒有青山和綠竹,歡迎大家去遊玩。你愛‘團團’,他愛‘圓圓’,大家都愛,都愛‘團團’‘圓圓’。”

    87歲的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先生為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量身訂制的歌曲《團團圓圓》,連日來伴隨著參觀的人潮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播放,成為“團團”“圓圓”亮相臺灣引發的大熊貓熱的最好註釋。

  耀眼明星 20萬人搶看“團團”“圓圓”

    “爆竹一聲除舊歲”。臺灣的一家電視臺別出新意,將這句最常見的新年賀語換成了“‘抱’竹一聲除舊歲”,配上“團團”“圓圓”抱著竹子、憨態可掬的畫面,作為新春宣傳片,喜慶又可愛。“團團”“圓圓”在臺灣的明星效應可見一斑。

    1月26日大年初一,“團團”“圓圓”正式在臺北亮相。據動物園統計,從1月26日至2月4日,“團團”“圓圓”亮相的10天時間內,到動物園現場觀看的臺灣民眾已經超過20萬人次。

    每天清晨,臺北動物園門前都會大排人龍,等待抽取號碼牌進館觀看大熊貓。參觀者來自臺灣各地,一些南部地區的民眾往往漏夜奔波上百公里到臺北看大熊貓。來自花蓮的張先生年初一淩晨坐了4個小時的火車來到臺北,6點鐘就趕到動物園門口排隊,只為能搶先看到大熊貓。“我們盼望它們已經太久了。”他説。

    在動物園內,人流如潮,民眾扶老攜幼、其樂融融,共看大熊貓。參觀的人潮帶動了大熊貓紀念品的熱賣,尤其是大熊貓造型的頭套備受青睞。“團團”“圓圓”亮相第一天,這種頭套就全部售罄,營業額達60多萬元新台幣。從年初一到初七,動物園大熊貓紀念品生意額超過600萬元新台幣。

    為了保證觀看品質,動物園限定春節期間每天最多2.2萬人觀看大熊貓,每400人參觀10分鐘。有些人抱怨參觀時間太短。動物園園長葉傑生抱歉地表示,以每天2.2萬人計算,一年也僅有600多萬遊客可以觀看大熊貓。同時讓400人進館觀看大熊貓,已是動物園最大的負荷了,希望民眾體諒。

    他説,從目前的情形看,民眾像這樣到動物園看大熊貓的熱情最少要持續半年以上,甚至一年,“如果明年熊貓懷孕生了小寶寶,那時的情形將更為熱烈”。

    快樂天使 新春最好的禮物

    “團團”“圓圓”的亮相,被視為送給臺灣民眾新春最好的禮物。參觀者紛紛表示,“團團”“圓圓”是快樂天使,為他們帶來了異於以往節日的歡樂。

這是臺灣小朋友排隊入場觀看“團團”“圓圓”。1月26日8時30分,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在臺北市動物園與臺灣民眾正式見面。眾多臺灣民眾在動物園門口排隊等候與“團團”“圓圓”見面。動物園規定,每日限定參觀名額2.2萬人次。新華社記者 王妍 攝

    這是臺灣小朋友排隊入場觀看“團團”“圓圓”。1月26日8時30分,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在臺北市動物園與臺灣民眾正式見面。眾多臺灣民眾在動物園門口排隊等候與“團團”“圓圓”見面。動物園規定,每日限定參觀名額2.2萬人次。新華社記者 王妍 攝

    在大熊貓館內,小朋友觀看得最投入。大年初一午夜時分就和媽媽、妹妹到動物園排隊的基隆小男孩田愛平,領到第一時段進大熊貓館的號碼牌後,樂得合不攏嘴。這一天正好是田愛平的生日,他打著V字型手勢説:“看到熊貓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團團”“圓圓”在他鄉一點也沒有陌生感,盡情享受在臺北的第一個春節。它們身體健康,能吃能喝能睡,憨態可掬;它們心情愉快,推搡嬉戲,熊抱打滾,親昵互動,活力旺盛。看著“團團”“圓圓”無憂無慮的樣子,參觀的民眾別提多開心了。

    葉傑生説,大熊貓屬於瀕臨絕種動物,它黑白分明的體毛,逗人喜愛的超大黑眼圈,圓滾滾的體形,溫和性情,憨憨的樣子,深深地抓住大人與小孩的心。

    和平使者 帶來大陸對臺灣人民的善意

    1月24日,在臺北市政府舉行的“熊貓館捐贈儀式暨關懷弱勢之夜”上,“團團”“圓圓”首次亮相,500名臺北清貧兒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等作為貴賓先睹為快。臺北市立動物園之友協會理事長、被媒體稱為“熊貓來臺推手”的洪文棟在現場感慨萬千。他説,在臺灣,如果沒有政治的干涉,大熊貓早就“落戶”了。

    洪文棟20年前就提出大熊貓來臺,為此,他與大陸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進行了長期的接觸。如今願望終於實現。

    連日來,一些參觀大熊貓的臺灣民眾對記者説,“團團”“圓圓”是大陸贈送臺灣人民彌足珍貴的禮物,它們帶來了大陸對臺灣人民的善意。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分析説,“團團”“圓圓”來臺“落戶”,扮演兩岸和解與和平的親善大使,符合兩岸的主流民意,可以説,熊貓不僅帶來13億大陸同胞的祝願,更拉近了兩岸民眾的距離。

    他説,臺灣某些綠營人士將大熊貓來臺這一大陸對臺的善意,扭曲解讀,公開抵制,還説要禁止家人去看大熊貓。如今,島內出現的大熊貓熱反映出這些人的偏差心態。

    “我愛熊貓,象徵世界大同。身心健康,敲響和平的鐘。它們帶來,快樂無窮。‘團團’‘圓圓’,我愛熊貓。”臺灣音樂人康喬創作的《我愛熊貓》唱出了絕大多數臺灣民眾的心聲。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