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作別雅安,“團團”“圓圓”赴臺倒計時

時間:2008-12-23 08:1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四川碧峰峽12月22日電(記者余曉潔 苑堅)雅安是西南一座四面環山的寧靜小城,從名不見經傳到聞名於世,多半因為“512”大地震後,小城裏風景秀麗的碧峰峽成了大熊貓“團團”“圓圓”的家。23日清晨,兩個小傢夥將迎來生命中最長的一次旅行——飛赴寶島臺灣。

  22日一整天,“迎親團”“送親團”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最期待和最留戀的目光同時投向它們,好像感受到了離別的情緒,“團團”“圓圓”也特別乖。

  2號別墅是“團團”“圓圓”在碧峰峽的家。早晨8時多兩個寶貝就“起床”等吃的了。“平時一餐要喂15分鐘,今天8分鐘就吃完早飯了。食欲好,明天搬家就有充足的體力。”大熊貓的臺灣“保姆”王進治説。

  “它們倆今天的精神很好,第一餐吃了400克營養‘窩窩頭’、200克胡蘿蔔、200克蘋果,好像還沒飽。”四川“保姆”瞿春茂一面回答記者的問題,一邊囑咐臺灣同行遊雪音再給它們兩根水竹。

  22日,瞿春茂第一次給熊貓的臺灣“保姆”王進治和遊雪音“打下手”。從早晨收拾糞便,到6次喂食,都是兩個“高徒”自己完成。

  9時多,“團團”“圓圓”扭著大屁股,邁著“內八字”的“貓步”,出了圈舍,來到了屬於它們的1600平方米的大運動場。

  進入冬至,早晨的空氣已經很涼了,但厚厚的脂肪和毛皮足以為大熊貓抵禦寒冷。平時就善於攀爬的“圓圓”立即來了精神,一會兒從側面在“團團”臉上拍幾下,一會兒“正面進攻”前肢撲到“團團”的肩上,一會兒又丟下“團團”,徑自爬平衡木去了。“調皮搗蛋”了約莫20分鐘才趴到木橋上,休息一會兒。

  “團團”是“男孩”,又剛成年,食欲特別好,到運動場裏並不著急施展“拳腳”,而是坐在地上繼續吃。只見它抱起一根水竹,“咔嚓”一聲從中間咬斷,用牙扯去外面稍硬的皮,只嚼那中間最嫩的部分。

  盡情玩耍的“團團”“圓圓”哪知道,為確保它們一路平安,好多人在付出辛勞:喂完它們,兩位臺灣“保姆”仔細地清掃圈舍,並用消毒水沖洗,好讓它們在雅安的最後一晚睡得安逸;四川“保姆”忙著為它們準備“美食”,作為飛機餐和抵臺最初一週的過渡之用;司機師傅送來了運送它們的兩隻大鐵籠子,由工作人員清洗乾淨,在正面貼上“熊貓玉照”;“送親團”的人們搭起大大的舞臺,為23日清晨的送別儀式做好準備。

  “不辛苦,只希望它們平平安安到達臺灣,捎去大陸同胞最真的祝福。”所有被採訪的大陸工作人員都這麼説,有很多人不遠千里來送它們,也捎去自己對臺灣同胞的思念。

  “‘團團’‘圓圓’生來就具有‘明星氣質’,很配合地擺出各種姿勢讓我拍照。”特意從河北滄州趕到四川的大熊貓愛好者張書儉説,給它們徵集名字時,自己就投了“團團”“圓圓”一票。以後有機會到臺灣,她第一站就要到臺北看大熊貓寶貝。

  對愛“團團”“圓圓”的大陸同胞而言,它們並沒有離開,只是託付給最親最親的臺灣同胞照看而已。作別雅安,“團團”“圓圓”並不孤單,臺灣的親人一定會體會到它們身上承載著大陸同胞對臺灣同胞的一片深情,一定會好好疼愛它們。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