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黃華華接受臺媒採訪 稱粵臺“地緣相近人緣相親”

時間:2010-07-30 08:29   來源:廣州日報

  昨日,省長黃華華在廣州接受了《聯合報》、《中國時報》等16家臺灣媒體的聯合專訪,就廣州亞運會籌備情況、粵臺經貿合作特別是即將於8月份在臺灣舉行的“臺灣廣東周”活動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黃華華指出,廣東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400多萬廣東籍同胞在島內各地生息繁衍,為促進臺灣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與此同時,廣大臺商鍾情于廣東這片最早改革開放的熱土,積極到廣東投資興業和開展經貿合作,臺資正成為我省僅次於港資的第二大外資來源。

  在回答有關廣州亞運會的問題時,黃華華強調,舉辦2010年亞運會是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難得機會,是向世界展示廣東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次難得機會,也是全方位呈現廣州國際大都市形象的一次難得機會。通過近幾年的籌辦,廣州亞運會越來越凸顯四個鮮明特點:一是將成為亞洲參與最廣泛的一屆體育盛會和全亞洲人民的共同節日;二是將辦成充分體現亞洲多元文化的文化盛會;三是注重賽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四是自主開發市場的新模式。黃華華説,在廣州亞運會目前已簽約的47家贊助商中就有臺灣啤酒、藝簾等臺資企業,開創了臺灣島內企業贊助在大陸舉辦的大型國際性運動會的先例。廣東誠摯邀請臺灣同胞來廣州、來廣東,共同參與和分享一屆充滿快樂、激情的體育和文化盛會。

  在回答如何看待産業轉移現象、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問題時,黃華華指出,從珠三角的産業發展水準看,勞動密集型産業外移是市場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對此,廣東一方面因勢利導,提出“雙轉移”戰略,引導包括臺資企業在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快向東西北地區轉移;另一方面也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幫助珠三角企業加快就地轉型升級。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通過省部産學研合作平臺支援中小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已有310家大學、330多個科研機構在廣東開展産學研活動,臺資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平臺提升創新能力;二是搭建了一系列創新平臺和服務平臺,為包括臺資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加大對臺資企業的融資支援力度,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四是成立臺資律師服務協會,為臺資企業維護權益提供服務;五是對港澳臺資企業從事代理報關業務、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等行業給予優惠;六是幫助港澳臺資企業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提高內銷比重。

  在回答如何改善勞動關係的問題時,黃華華指出,廣東已妥善處理一些因勞動關係不和諧引發的問題,並將採取紮實措施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一是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特別是要落實好我省的《關於加強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的指導意見》;二是建立集體協商制度,健全工會組織,建立有效的工資集體協商渠道和機制;三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區,表彰勞動關係和諧的典型企業,加強正面引導和宣傳;四是加快完善和落實優秀農民工進城入戶制度,切實為農民工提供公共服務;五是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引導企業守法經營,教育職工理性並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

  關於“臺灣廣東周”活動,黃華華表示,活動主題是“合作之旅、鄉情之旅”,內容包括經貿合作、商品採購、旅遊合作、農業合作、文化交流、宣傳亞運等,8月16日將舉行“萬人遊臺灣”首團啟動儀式。黃華華表示,期待這次“合作之旅、鄉情之旅”能與臺灣民眾包括廣東籍鄉親盡可能多地接觸,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鄧紅輝、陶達嬪、符信)

編輯:吳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