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粵臺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在江門舉行

時間:2010-07-30 09:41   來源:新華網

  

  

  2005粵臺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5月19在廣東江門開幕

  

  今天上午,廣東江門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由廣東省政府主辦、國務院臺辦支援、江門市人民政府承辦的 2005粵臺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在江門五邑僑鄉舉辦。這次交流會與會嘉賓超過1500人,其中臺商1300多人,是歷屆粵臺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規模最大、臺商人數最多的一次盛會。

   在開幕式上,中共江門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繼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説,海峽兩岸的新老朋友歡聚江門,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廣東省委、省政府把交流會選在江門舉辦,充分體現了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江門的關心和支援,我們深感榮幸。在此,我謹代表江門市委、江門市人民政府和395萬僑鄉人民,向蒞臨盛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兄弟市代表團以及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陳繼興説,這充分表明海峽兩岸經貿合作日趨緊密,廣大臺商對廣東、對江門的發展充滿信心,也體現了各兄弟市對江門的鼎力支援。海峽兩岸同胞,血濃于水。江門與臺灣經貿往來密切。改革開放以來,大批富有遠見卓識的臺商紛紛前來江門投資創業,我市臺資企業發展到900多家,投資額23億多美元,廣大臺商為江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臺辦經濟局局長何世忠,代表該局對2005粵臺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的開幕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並向與會的各位臺灣同胞、各位來賓表示親切的問侯和良好的祝願。在發言中,他讚揚了粵臺經貿交流取得的成績,他説,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作為大陸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行了積極的有益的探索,為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積累了寶貴的成功經驗,全省經濟總量持續多年居於大陸各省市之首位,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顯著成績,多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粵臺經貿合作,始終把臺灣地區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地區之一,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加強兩岸之間往來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止到2005年3月,廣東累計成立臺資企業18710家,實際利用臺資260億美元。

   何世忠説,粵臺經貿交流會作為廣東加強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標誌性盛會,從1998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行了七屆,交流會的舉辦為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尤其是促進粵臺經濟交流與合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廣大臺商的歡迎和支援。

   何世忠説,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大陸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臺灣企業家投資和發展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家前來大陸投資設廠,兩岸貿易不斷擴大,兩岸經濟合作日益廣泛和深入,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兩岸關係中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受到兩岸同胞支援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穩定和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

   廣東省長黃華華向與會嘉賓全面介紹了廣東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和六大優勢。他説,促進廣東今後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粵臺經貿合作,需要廣大臺灣同胞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援。當前,粵臺經貿合作又一次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可謂是時機大好,商機無限,前景廣闊。一方面,祖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為加強粵臺經貿合作創造了越來越好的環境和條件。另一方面,CEPA的全面實施,使粵港澳合作不斷向縱深推進,三方正努力將大珠三角建設成為世界上最繁榮、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這為加強粵臺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平臺,創造更多的商機。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全面啟動,又為加強粵臺經貿合作拓展了新的空間。特別是廣東在泛珠三角區域中處於外聯香港澳門、溝通東中西部的特殊位置,隨著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向縱深推進,廣東經濟的吸納、輻射和帶動能力將不斷增強,發展腹地也將大大拓展,這必將為臺灣工商企業界朋友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粵臺兩地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臺灣是世界重要的電子資訊産品製造及研發基地,科技實力雄厚,電子資訊和石化、電器機械等産業發達,與廣東在資金、技術、産業、市場和資源等方面均具有廣泛的互補互利空間。特別要看到,目前海峽兩岸關係向好,經貿文化交流頻繁。最近,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分別率團到大陸參觀訪問,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舉行了會談,雙方就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達成了一系列共識,這必將大大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也為進一步加強粵臺經貿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黃華華説,面對新形勢新機遇,粵臺雙方應當更好地攜手同行、加強合作、共創未來。廣東一直十分重視粵臺經貿合作,並將在鞏固兩地原有合作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粵臺合作向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我們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重點推動粵臺製造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産業的合作,努力為臺灣企業來廣東設立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投資高新技術産業和技術研發項目創造良好條件。我們也歡迎並鼓勵臺商在投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同時積極到廣東東西兩翼和山區投資發展,支援和鼓勵在珠江三角洲投資的臺資企業加快向東西兩翼和山區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資源開髮型、農産品加工和旅遊等産業。與此同時,我們將認真落實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的支援,為臺商投資我省的金融、物流、零售百貨、貿易等服務業創造更多的機會。 正是本著加強粵臺經貿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目標,廣東省政府多年來每年都舉辦粵臺經貿交流活動。在這次經貿交流會上,我省準備了電子、資訊、機械、化工、輕紡、服務貿易和基礎設施、三高農業等148個重點招商項目,並組織了一批進出口貿易貨單。交流會期間,我們還將舉行臺商代表座談會、投資環境介紹會暨投資政策諮詢會、服務貿易投資政策諮詢會、農業合作及投資環境介紹會、開發區與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研討會以及企業交流與項目洽談、參觀等活動。我們希望通過舉辦本屆粵臺交流會,能夠為臺灣工商企業界、金融界帶來更多的發展商機,推動粵臺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再上新臺階。

   江門、佛山、東莞臺商協會會長樊邦楊、郭山輝、王屏生等臺商也先後發言,他們以在祖國大陸特別是在廣東的經商經歷,讚揚了祖國大陸以及廣東的軟硬經商環境,並希望有更多的臺商與他們同行,在祖國大陸發展好自己的事業。他們對連、宋訪問祖國大陸後出現的新形勢表示振奮。其中有位臺商説,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我們把臺獨分成三類人,一是基本教義派,是極少數,是數典忘祖者,他們甚至希望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另一類是投機分子,人數也不多,既然是投機分子,那麼也不得人心;另一類則是跟風而已,並不明白民族的大義,也不知道臺獨是對中華民族包括他們自己的重創。因此,我可以説,臺獨是不得人心的,多數臺灣同胞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多數臺胞是希望能與祖國大陸一起命運與共,共同發展的。

   臺灣宏仁集團董事長王文詳則滿懷激情地回顧了自己在祖國大陸的發家史。他説,他是靠2000萬元美元在祖國大陸起家的,現在在廣東的投資就達到了60億元人民幣。能有這種成績,離不開祖國大陸的各級政府的熱情支援。王文詳説,我小時候在英國大,但隱形的種族歧視,使我從小就希望中華民族能夠強大。我現在的所有的企業都在祖國大陸,但我希望也有越來越多的臺商來祖國大陸創業。我知道,一個企業對國家的貢獻非常有限,但是兩岸中國人都團結起來,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會越來越快地能得到實現。今天有很多臺商都聚集在這裡,中國這麼大,大家一起努力,21世紀就一定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魏蒙 陳曉建)

編輯:吳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