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丹霞山

時間:2010-08-02 10:30   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丹霞山落日

   

  

  

  丹霞山落日

  

  

  

  丹霞山

  丹霞山位於韶關市境內,面積290平方公里。丹霞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因“色如渥丹,燦若明霞”而得名,丹霞山又稱“中國紅石公園”。歷史上曾以羅浮山、西樵山、鼎湖山並列為廣東四大名山。

  丹霞地貌成形于白堊紀的紅色砂礫岩,以赤壁丹崖為特徵。距今1.4億年到7000萬年間,丹霞山屬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地層,隨著地殼的上升逐漸剝蝕。在近600萬年間,丹霞盆地發生多次間歇上升,流水下切侵蝕而被切割成形態各異的紅色山群。世界上由紅色砂礫岩構成的地貌主要分佈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目前,國內已發現650處,丹霞山是這類地貌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多樣性、自然性的地區。丹霞山因此而成為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地貌成為地學界廣為關注的特殊地貌類型,丹霞地貌學亦成為地貌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丹霞山1995年列為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2000年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1年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主持評審,丹霞山與黃山、廬山等中國八大名山同列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使廣東從此結束了沒有世界名山的歷史。

  丹霞集地質景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山。景區內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墻、石柱6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間。丹霞山有著保持完好的亞熱帶生態群落,古木參天,翠竹蔥蘢,在赤壁丹崖間盡顯嫵媚秀色。錦江逶迤于丹霞峰群,古詩有讚:“一水浮青碧,千峰競翠微”。丹霞山具有眾多的文化景觀。隋唐以來成為嶺南風景名山和佛教勝地,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眾多詩文、遊記。摩崖石刻、碑刻處處可見。此外,還有懸棺墓葬、石窟寺遺址等,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編輯:吳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