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後ECFA時代 東莞臺商:“進進出出”皆受惠

時間:2010-07-29 10:17   來源:東莞日報

  進口:從臺灣採購早收清單中的原料與設備,關稅較低兩年內零關稅

  出口:由於原材料設備成本降低,因此産品回銷臺灣競爭力將更大

  核心提示

  東莞近7000家臺商翹首企盼的ECFA,而今終於塵埃落定。

  這一紙協議,帶來的是數以百萬計、真金白銀的稅收減免等利好。

  滿城臺商盡歡騰。一些東莞臺商表示,ECFA將給在莞的相關臺灣中小企業,“帶來在進口和出口上的全新優勢”。不僅能從臺灣以低廉的成本進口原材料與生産設備;在出口回銷臺灣方面,由於原材料設備成本較低,帶來整體生産成本較低,因此産品回銷到臺灣時有更大的競爭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傳統産業還是高科技産業,都需在後ECFA時代關稅減免優勢下形成的競爭大環境,重新尋找立足點。

  ECFA的協議文本當中提到,大陸方面將給予進入大陸的臺灣銀行和醫院優惠待遇。

  東莞目前有2家臺資銀行代表處。ECFA簽訂後,已經成立1年的富邦銀行在今年12月底就可以直接升格為分行。

  此外,東莞還擁有大陸首家臺商醫院“臺心醫院”。市臺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表示,簽訂ECFA後,臺資醫院的落戶“或許就不會像當年那麼麻煩”。

  不管怎樣,ECFA的簽署,將對兩岸經濟合作産生劃時代的重大影響。東莞,作為處在兩岸經貿合作前沿的代表性城市,它或將受到的影響引人注目。

  ECFA內容

  包含貨物貿易協定、服務貿易協定、投資保障協定、經濟合作、早期收穫、例外條款、爭端解決機制、終止條款等。

  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方面

  大陸將對539項原産于臺灣的産品實施降稅,包括農産品、化工産品、機械産品、電子産品、汽車零部件、紡織産品、輕工産品、冶金産品、儀器儀錶以及醫療産品等十類。臺灣將對267項原産于大陸的産品實施降稅,包括石化産品、機械産品、紡織産品及其他産品等四類。雙方將在早期收穫計劃實施後不超過2年的時間內分3步對早期收穫産品實現零關稅。

  在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方面

  大陸將對會計、電腦及其相關服務、研究和開發、會議、專業設計、進口電影片配額、醫院、民用航空器維修,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11個服務行業擴大開放。臺灣將對研究與發展、會議、展覽、特製品設計、進口電影片配額、經紀商、運動及其他娛樂、航空電腦訂位系統以及銀行等9個服務行業進一步放開。

  大陸承諾

  不會開放大陸勞工、不會增加農産品開放項目、弱勢敏感性産業也不會納入早收清單。

  【近日莞臺經貿合作】

  談及接下來的莞臺經貿合作,陳錫輝一口氣列舉出了莞臺經貿工作議程上的“4件大事”。

  NO1

  7月東莞將參加“粵臺經貿對接會”

  陳錫輝表示,東莞分團將亮相“粵臺經貿對接會”,就東莞經貿合作條件進行推介。

  NO2

  7月17日副市長鄧志廣率隊拜訪台灣基隆港等港口

  陳錫輝透露,副市長鄧志廣此行,是與虎門港管委會代表一同前往基隆港等港口,商討虎門港如何與其對接的問題。

  “虎門港本身在國際航線上並無特別優勢,但基隆港、高雄港對歐美的航線充足。東莞正在考慮整合虎門港、臺灣基隆港等的資源。” 陳錫輝説。

  陳錫輝表示,通過轉運,可使東莞臺企的貨物通過虎門港轉机,再在基隆港發貨。既使臺企節省費用受益,又能“盤活”虎門港資源。

  NO3

  9月東莞參加“臺灣廣東周”活動

  今年9月,市委常委、副市長江淩將率東莞分團,赴臺參加“臺灣廣東周”活動。

  陳錫輝表示,江淩將就莞臺經貿合作開展工作。

  具體工作包括對松山湖臺灣高科技産業園的招商工作,以及虎門港與高雄港、基隆港的對接合作洽談。

  此外,東莞分團還將針對東莞光電高科技項目,拜訪一批臺灣大企業總部,爭取讓其研發中心轉移到東莞,或者在上下游整合方面進行合作。

  NO4

  9月,東莞轉型升級聯合服務召開成果發佈會

  東莞市政府通過臺商協會與臺灣産業服務機構合作,共同搭建臺灣産業服務機構聯繫平臺,引進臺灣電電公會、生産力中心、中衛發展中心、臺北世貿中心等在內的14個財團法人機構就地對東莞臺企進行産業轉型升級服務。

  陳錫輝説,東莞轉型升級聯合服務處在經過近一年的運作,積累了不少輔導臺灣企業轉型升級的經驗和成果後,將召開成果展示會。

  該展示會對去年9月至今年9月的輔導成果進行展示,目前展示會正在籌劃當中。

  素有“臺灣物流教父”之稱的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理事長、東莞富全物流公司總經理蘇隆德,在獲知協議內容的第一時間裏,與本報記者交流了對協議的看法。

  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理事長蘇隆德:

  ECFA將推動

  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ECFA相當於一根資源調配的指揮棒”

  “ECFA就相當於一個資源調配的指揮棒,雙方有了ECFA之後,能夠達到互利的更佳境地。” 蘇隆德説。

  他解釋稱,通覽雙方降低關稅的條目可以發現,大陸開放的許多領域如高端零組件等科技類産業,是大陸相對較弱的區域,也是大陸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領域。上述領域對臺灣零關稅後,對大陸産業發展有利。而臺灣對大陸開放的也差不多是臺灣本身的弱項,需要大陸的優勢彌補。

  在蘇隆德看來,島內臺企與國內臺企在對接上也更加容易,因為有著文化、行為等接近性,會有更加快速的互利、共融。

  東莞能源紡織機械臺商獲取直接利益

  就目前協議內容來看,降低關稅的項目主要分佈在農産品、石化産品、機械産品、紡織産品、運輸工具、其他産品6大類。

  這説明,分佈在能源、紡織、機械等行業的東莞臺商會獲取較大直接利益。用蘇隆德的話説,就是“一齣一進都會受惠”。

  蘇隆德分析,ECFA將給在莞的相關臺灣中小企業,“帶來在進出口上的全新優勢”。在進口上,從臺灣採購原材料與生産設備,今後關稅較低甚至兩年內全部免除;在出口向臺灣上,由於原材料設備成本較低,帶來整體生産成本較低,因此産品回銷到臺灣時有更大的競爭力。

  莞加工貿易企業或將加速轉型升級

  據市外經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東莞有將近14000家加工貿易企業。

  蘇隆德認為,廣大加工貿易企業今後引進先進設備、原材料等方面的代價更加低廉,這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東莞加工貿易企業的運營成本,從而有更多利潤投入到轉型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東莞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型升級。

  而隨著臺灣商品的大舉進入,將帶來國內企業在危機意識下更快地轉型升級——東莞企業也不例外。

  蘇隆德表示,隨著大陸對臺灣敞開自由化大門,臺灣大批專業人才與企業也將進入東莞,會帶來良性競爭,從而提升大陸企業國際競爭力。隨著關稅降低,兩岸經貿合作將出現一個顯著的新特點,即大陸由臺灣的加工貿易地轉變為臺灣的最終市場的轉變將會加速。

  運輸工具降稅 有利大陸整車出口

  降低關稅的項目主要分佈在農産品、石化産品、機械産品、紡織産品、運輸工具、其他産品6大類。

  蘇隆德分析,在運輸工具這一塊,影響較弱。“因為只有汽車零組件以及包括港口吊車在內的特殊工具這些部分將會降低關稅,整車進口關稅尚不能享受優惠。”

  蘇隆德表示,臺灣汽車零組件進入大陸降低關稅,將會對大陸零組件生産商帶來“危險”,因為臺灣零組件相對更有競爭力,會對其産生一定衝擊。

  但從另一方面考慮,則有助於提升國産汽車的整車出口——之前國産汽車在國外檔次不高地位不高,今後若採取貼有“臺灣製造”的汽車零組件,則會帶來國産汽車在國際上的整體競爭力提升。

  “大陸負責整車出口,臺灣負責零組件生産,雙方分工協作,達到雙贏局面,豈不是更好嗎?” 蘇隆德期盼這一前景的到來。

  莞資本或可入臺迅速獲取國際化經驗

  在ECFA第二章“貿易與投資”的第五條“投資”裏,明確指出“建立投資保障機制;提高投資相關規定的透明度;逐步減少雙方相互投資的限制;促進投資便利化”。

  對此,蘇隆德指出,隨著ECFA關於投資的條例,將有力推動大陸企業增加對臺灣的投資。而投資的形態也將實現多元化,大陸企業可以以參股的方式進行資本投資,也可以以設廠的方式進行實物投資,服務業的開放也進一步拓寬了投資的領域。

  “過去,兩岸投資主要是臺商對大陸單向投資為主的模式;今後將逐漸變為雙向投資。東莞資本也可以嘗試入臺。”

  “其實大陸企業來臺灣投資,終極目的不在於臺灣市場。因為臺灣市場比起大陸小多了,他們過來不是為了賺臺灣的錢,他們的醉翁之意在於未來在全球的市場。” 蘇隆德説。

  他進一步分析,陸資入臺,可以通過臺灣多年來在國際上積累的經驗,找到新的經營環境和出路;東莞本土企業或許可以加大“走出去步伐”,邁入臺灣迅速獲取國際化經驗,加速國際化進程。

  政界評述

  “在本協議生效後六個月內,針對本條第二款所述事項展開磋商,並儘速達成協定。” ECFA當中出現了不少類似的表述。

  這讓東莞市臺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對ECFA協議産生了“目標、路線圖均明確”的整體印象。

  東莞市臺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認為,ECFA對臺商産生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

  最看得見的效應:

  富邦銀行年底可直升分行

  談印象

  目標路線均明確

  作為市臺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一等《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就逐條閱讀了協議。

  “這是一個平等協商互利雙贏的協議,充分釋放善意的協議。” 陳錫輝對記者説。

  ECFA當中出現了不少這樣的表述——“在本協議生效後六個月內,針對本條第二款所述事項展開磋商,並儘速達成協定。”

  這讓東莞市臺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對ECFA協議産生了“目標、路線圖均明確”的整體印象。協議明確規定了今後進一步商討的議程,陳錫輝進一步評述:“整個節奏控制明確,以後就按照這個路線圖來走。在金融危機後簽訂這一協議,對臺商産生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應該説是廣大東莞臺商的一大福音,令人欣慰。”

  談實效

  富邦銀行12月底可直升分行

  ECFA協議當中指出,會逐步減少貿易、投資的障礙,創造良好貿易投資環境。

  “兩岸之前在貿易、投資上有很多限制,協議簽署後將針對障礙進行掃清,是逐步,而不是一步到位。”陳錫輝説。

  陳錫輝表示,在金融合作方面,東莞目前有富邦銀行、玉山銀行兩家臺資銀行的代表處,按照MOU規定,2年後可升格為分行。

  ECFA簽訂後,已經成立1年的富邦銀行在今年12月底就可以直接升格為分行;今年上半年才成立的玉山銀行,還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升格分行。

  “這意味著東莞和臺灣將擴大金融合作的範圍。”陳錫輝説。

  談醫院

  東莞在臺資醫院上早有樣本

  ECFA的協議文本當中提到,大陸方面將對臺開放部分服務業市場,給予進入大陸的臺灣銀行和醫院優惠待遇。

  事實上,東莞在臺資醫院這一領域早有嘗試——東莞擁有大陸首家臺商醫院“臺心醫院”,坐落在東城區牛山村。建成後不僅服務台商和臺眷,東莞本地人以及所有在莞人士也可以前往就醫。

  陳錫輝介紹,當年東莞臺商醫院是以合資形式設立的,並不是獨資醫院。當時還不能設立獨資臺灣醫院,因此境外資金佔70%,境內資金佔30%。

  “其實這些資金都有臺資背景。簽訂ECFA後,臺資醫院的落戶,或許就不會像當年那麼麻煩了。” 陳錫輝補充説。

  談健保

  東莞在爭取引進臺灣健保制度

  不少臺商曾表示,希望能夠爭取將“健保”服務延伸到東莞來。

  全國臺企聯會長、臺升集團董事長郭山輝的幕僚之一邱敏哲就曾表示,既然臺灣醫院的優惠待遇在ECFA協議中有所涉及,希望接下來兩岸能在雙方醫療認證制度上進行互通。

  邱敏哲的理由是,東莞臺商在臺灣每年的健康保險約為500~2000元台幣,在臺灣看病只需要繳納掛號費即可,但在大陸生病看病享受不了健康保險應有的待遇——“如果要看病,得先自費,然後拿齊相關單據,在海基會海協會取得認證後,再拿回臺灣核銷,整個流程相當繁瑣。”邱敏哲説。

  對此,陳錫輝回應:“其實東莞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把‘健保’服務引進到東莞來,已經通過一些努力和呼籲,希望達成引進的結果。”

  陳錫輝分析説,臺灣方面的健保有自己的體制,不適用在臺灣以外的地區。但臺商又確確實實交了保險費用,又不能享受到保險應有的保護,確實是臺商的一大頭疼的問題。

  對此,陳錫輝希望,在ECFA簽訂後,能在這一方面有所突破。此前,東莞市臺辦已經邀請臺灣立法委員會來莞,了解臺商醫院建設情況,下一步希望會通過臺灣立法院表決,讓兩岸醫療認證制度互通。

  “我們正努力,臺商在東莞今後或許能夠享受和在臺灣一樣的健保待遇,或者是在全額享受的基礎上有所折扣。能否有突破還不知道,但已經是臺辦的一個努力方向。” 陳錫輝説。

編輯:吳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