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素梅闡述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時間:2010-04-30 09:30   來源:台灣網

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29日在下榻酒店接受台灣網獨家專訪(台灣網 沈鵬 攝)

  台灣網4月29日上海消息 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29日在接受台灣網專訪時表示,希望在上海世博會的表演中傳遞給世界大豐收般的喜悅。對於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高金素梅也從臺灣少數民族一員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理解。

  由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率領的臺灣少數民族文藝代表團將在30日晚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上進行暖場表演。這也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臺灣少數民族再次站在國際舞臺上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傳統文化。

  “上海世博會是中華民族的盛事,臺灣能參與其中,向世界展示自己,是絕好的機遇。能代表臺灣再次站在這樣隆重的舞臺上,倍感榮耀。”高金素梅表示。

  高金素梅團隊本次帶來時長三分鐘的節目,將延續臺灣少數民族歌舞表演的形式,演員來自泰雅、達悟、排灣、魯凱、噶瑪蘭、鄒等六個族群,都是基層的普通民眾,題材則選取少數民族傳統的豐年祭。高金素梅告訴記者,兩岸的少數民族通常在豐年的年末都會有祭祀活動,來表達對自然的感恩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憧憬。“世博會是全世界歡樂相聚展示各地科技文化收穫成果的平臺,我們希望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時,把豐收喜悅的氣氛傳遞給各國朋友。”

  在高金素梅看來,本次世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核心價值訴求在於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應該如何有序地發展,人與環境、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共生。“其實,我們可以從臺灣少數民族與山林自然的相處哲學中得到一些啟示。”

  她特別以臺灣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為例。在山地居住的鄒人,採集向陽一面的樹皮來做屋頂,這是因為對著陽光的一面可以繼續長出新樹皮,而背陰面的樹皮削走後整棵樹將會死去;排灣人的住房則是就地取材用石頭壘成,並且從不過度狩獵,囤積獵物;達悟人在小孩成年時,有砍一棵樹的習俗。但每砍一棵,則會在旁邊栽上一株新苗。“這些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也是讓生活更美好的智慧。”

  本次臺灣有三個展館入駐世博園,無論是臺灣館“山水天燈”的傳統意味,震旦館展示的中國玉文化,還是臺北案例館宣導的科技與環保,無不是生活哲學的體現。高金素梅表示,自己計劃帶著安徽籍的父親在七月份參觀世博園。而如果有機會讓自己策劃一個展館,她很想把臺灣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生活哲學在有限的空間裏進行展現。(記者 李徽)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