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海珠:兩岸交流要在年輕人身上多下功夫(圖)
 
 
  來源:      日期:2007-05-18 21:08

 

談海珠女士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台灣網5月18日北京消息 中華婦聯總會委員、原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會副董事長焦仁和夫人談海珠女士今天隨同臺灣婦女界訪問團到北京大學參觀訪問,她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當前臺灣當局大搞所謂“本土化”、“去中國化”的情況下,加強兩岸年輕人之間的交流,促進年輕學子各方面的共識很重要。

  談海珠女士告訴本網記者,她已經是第三次來到北京大學這所一流的高等學府。此前她特意陪同兒子來這裡看過一次,為的是讓學習國際關係專業的兒子更多地了解這所“世界級的最好的大學”。而第二次則是跟隨國民黨前副主席蕭萬長帶的一個訪問團。

  身為前臺灣大學語文教育系主任的談海珠女士對於兩岸高等院校學子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視。她認為,我們共同的努力目標是要兩岸統一,而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思想觀念如果説能夠越接近的話,對於未來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談海珠説,由於彼此成長的背景不同,兩岸學子無論是政治、社會、價值觀念上,都很需要加強交流,實現優勢互補;讓臺灣的學生到大陸補強傳統方面的教育,而大陸的學生也需要更多的了解臺灣年輕人的觀念和想法,通過交流,“儘量消弭兩岸的一些不同性、差異性,”讓大家在各方面都能夠很好地融合。

        談海珠感慨地説道,她自己就是中文老師,是學國文的,臺灣當局大搞“本土化”,“去中國化”,用意識形態治理臺灣,讓她覺得很可惜。尤其那些搞“臺獨”的人,思想已經定型化了,“但是現在的年輕人的想法跟他們都不太一樣了,我們應該把握當下,放眼未來,對兩岸的年輕人好好地栽培、幫助和引導。”

  她表示,儘管由於臺灣政治因素的影響,兩岸交流活動總是受到各種制約,但是在可以發揮的空間裏面,大家仍然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和渠道盡可能地開展交流,在下一代身上多下點功夫。

  “説起來很不容易,但我想事在人為。”談海珠信心十足地説。  (戴志霞 徐唯實)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