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文化
 
楚國的軍事兵種

  時間:2006-07-28 11:17    來源:     
 
 

  楚軍的兵種,按其隸屬關係和軍事職能的不同,有兩種分法。按隸屬關係,可分作正軍、王卒、私卒、縣師。正軍是為國家的軍事力量。武王時,已有“三軍”之説,應是正式有“三軍”建制了。三軍是春秋時期以車兵為主的國家常備軍。三軍以中軍為主要戰鬥力量,其次為左軍、右軍。楚王為三軍最高指揮,出征時各軍則分別由高級官吏令尹、司馬、左尹、右尹等率領,楚王有時親自率領三軍或其中一軍出征。到戰國中期楚國已是一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的軍事大國了。王卒是楚王出征時的隨身衛隊,其精華是左、右“二廣”,每廣有戰車十五乘。

  王卒是楚軍的精銳部隊,經常編入中軍參加戰鬥。乘廣由王族子弟組成。楚之中軍亦以王族子弟為其兵員,裝備優良,為楚師之精銳所在。私卒是為太子和貴族服務的武裝力量。私卒是楚國貴族的宗族親軍。主要為車兵。春秋時期,楚國王族子弟和大貴族在自己所封的食邑上各自擁有武裝,這些武裝不屬國家編制,故稱“私卒”。貴族以私卒聽從楚王之命出征的形式,作為向楚王納賦。私卒多以各自宗族的子弟為兵員。縣師是春秋時楚國的地方部隊。主要部署在楚國的邊境地區,多屬楚在中原滅國所設縣地區的武裝力量。縣師由縣公統率,由楚王親自調動,縣師的任務是防守邊境,並配合國家的軍事行動,是春秋時期楚國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戰國時,楚縣師不復再見,已納于楚國統一的常備軍中。

  按軍事職能,楚軍則又可分作車兵、步兵、工兵、水兵、騎兵等。車兵為車戰之士卒。車兵是各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秋時,楚車兵分為三軍,另有不少私卒和地方武裝,戰國時號稱擁有“車萬乘”。車兵以戰車為編制單位,稱為“乘”,戰車通常排列成陣勢進行作戰,以車兵為主,戰車後跟隨步卒。楚國的車兵多由貴族子弟力兵員,是春秋時期的主力作戰部隊,到戰國後,以車兵為主的作戰方式逐漸讓位於以步、騎兵為的作戰方式。步兵即徒兵。步兵有隸屬於車戰的步兵,以每輛車75人為編制,排列成一定的隊形,跟隨戰車作戰。也有單獨作戰的步兵。春秋未至戰國初,楚國的步兵有很大的發展。戰國時期,步兵人數大大增加,成為主要兵種。步兵可以在道路狹隘的地區單獨作戰,機動性較強。步兵由一般平民擔任。另外還有工兵性質的步兵。此種步兵在戰爭中帶有役徒的性質,多為徵發而來的貧苦民眾,從事架橋、築城、修繕武器、修築工事等,在軍中的地位最低。

  楚國有水軍,稱為舟師。楚國舟師最早見載于楚康王時期,楚國出動舟師伐吳。戰國初,楚人請魯國名工匠公輸般製作了舟戰武器鉤拒,舟師戰鬥力大大提高。與舟師相對而言的陸軍則稱陵師。

  楚騎兵出現于戰國時期。漢族最早正式使用坐騎打仗是戰國中期的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在此之後,各國紛紛仿傚。戰國時期楚騎兵已有一支實力雄厚的部隊,號稱“騎萬匹”。

  楚王是當然的全國最高軍事統帥。楚王之下,另設官職主管全國軍政。至於戰場主帥,都是臨時指派的,並非常任。春秋早期以前,莫敖為最高長官,既掌政,也主兵。楚武王后期設令尹後,莫敖只管軍政,位在令尹之下。到成王已設司馬一職,取代莫敖而掌管全國軍政。楚康王時,軍職更為完備,大司馬為正職,左、右司馬為副職。

  在長期有軍事行動中,楚人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出《楚兵法》。《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楚兵法七篇”,但今早已佚失。《軍志》是先秦時一部著名兵書,著者與具體內容不詳。楚人對這部兵書十分熟悉,經常運用《軍志》指導軍事行動。《左傳》載楚成王語:“《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者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故主張退師,不與晉戰。宣公十二年載楚、晉[必阝]之戰時,楚令尹孫叔敖以《軍志》“先人有奪人之心”為由,搶先向晉師發動進攻,大敗晉師。《軍志》所説的適可而止、知難而退、先聲奪人、待衰而攻的這類戰略戰術思想,春秋早、中期以來已深入人心,並被各國實際運用於戰爭之中。

  夾攻是歷代兵家常用的一種軍事戰術。楚人也常用這一兵法。楚武王三十八年(前703),楚聯合巴國軍隊圍攻鄧國南疆一城市。楚鬥廉列陣于巴軍中間,與鄧師交戰時,偽裝敗北。鄧師緊追楚師。巴師因此位於鄧師之後,形成前後夾擊態勢。楚師折回攻擊,巴師攻擊後,前後夾擊,鄧軍大敗。

  伏擊也是楚人慣用的一種兵法,多能獲勝。楚武王四十二年(西元前699年),楚師伐絞。楚人在絞城外山下設下伏兵,故意引誘絞人出城俘獲樵夫。當絞人爭相出城于山中追逐楚“樵夫”時,楚伏兵發起進攻,大敗絞人。

  築室反耕是楚軍採用的一種圍師久留之法,其基本意思是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讓士兵就地築室而居,分田耕種,以示不攻下敵城,決不撤圍。楚莊王十九年(前595)秋至二十年夏,楚師圍宋9月,久攻不下,宋人易子而食。城外楚師亦僅剩下數日之糧。後採用築室反耕的辦法,宋人驚恐,以為楚軍要長期圍宋,遂向楚人求和。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和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它的武庫是最龐大而且最先進的。楚國的兵器,數量巨大,種類繁多。論質料,可分為鐵、銅、木、竹、皮等製品。鐵兵器主要有劍、戈、矛、匕首、鏃;銅兵器主要有劍、戈、戟、矛、匕首、鏃、弩機等。木兵器有盾、甲、弓等。竹兵器有弓、箭桿等。皮兵器有甲、胄等。論功能,可分為進攻性武器和防禦性武器兩大類。進攻性武器有弓、矢、戈、矛等。防禦性武器主要是甲、胄、匕首等。1975年冬,在楚國故都紀南城東門外先後發現中小型墓葬600余座,共清理了其中的554座,獲得了大量的隨葬物,其中兵器的數量最引人注目,有各種兵器達571件,計各式青銅劍172把、各式銅戈150件、各式銅戟7件、各種青銅矛15件、竹弓25張、木盾17件,另有箭簇、匕首若干。數量巨人、門類齊全,簡直可以稱為楚國的兵器寶庫。這樣集中地出上土先秦兵器在全國是第一次,為研究古代兵器發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標本。

  弩 屬遠射兵器。最早的弩出現于春秋晚期的楚地,戰國時期發現較多。在江陵楚墓中還發現過雙矢並射連發彎。這種弩有矢匣、機體(木臂、活動木臂、銅機件)、木弓等部分組成,通長27.8釐米。矢厘置於機體上方,可容矢18枚,左右分列,每次可利用自身重力下落二矢至木臂的上面。通過活動木臂與機件的配合動作,向外射出,可連續發射。射程約20米。

  盾 是古代防禦兵器。在戰國時期楚墓中較常見。胎骨有木胎與皮胎二種,均髹漆,一般都有彩繪花紋。隨州曾候乙墓出土盾49件,小平頂外凸,上部為雙弧形,下部為長方形,正面呈凸弧形,背面正中安木盾柄。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12件,器形較小,大多有彩繪花紋。

  楚墓中出土青銅劍的數量之多,工藝之精,皆居列國。然而,楚墓中出土的工藝水準最高的青銅劍卻是越王劍、越王勾踐劍。吳、越原是“寶劍之鄉”,在越滅吳、楚滅越之後,原來為越王鑄劍的傳奇式的鑄劍大師幹將、莫邪,轉而成為了楚國的鑄劍大師。從此,楚國不僅自己鑄造了大量華美的青 銅劍,而且還將吳、越等國的名劍也擄到了楚國,這就是越王劍矛等稀世珍品為何出在楚墓中的緣由。

  新式武器的運用,必然導致軍隊成分和軍事編制的變化。鐵制劍和弩機的發明及其廣泛應用、青銅劍的大量生産及其工藝的改進,以及青銅戈、戟、矛等的演進,都表明瞭戰國時期楚國兵器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這種變革的實質,是楚國軍事軍隊成分的改變在軍事裝備上的反映,即楚師由以車兵為主力改變為以步兵和騎兵為主力軍這一重大變革的反映。
 

  (來源:荊楚文化網)

編輯:蒲蒲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