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文化
 
楚人的農耕技術

  時間:2006-07-27 17:34    來源:     
 
 

  首先,在農業生産技術方面。楚人已超越了“刀耕火種”的原始的生産方式,而採用新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 火耕水耨是古代的一秤耕作方法。《史記貸殖列傳》稱楚越之地“火耕而水耨”,“火耕”即用火燒掉荒地上的野草,然後下水播種,這樣既可增加水田肥力,又可用草灰作肥料;“水耨” 是將稻田中的雜草灌水漚腐,化作肥料。實際上,到了春秋時期,楚國的農業生産技術義進了一步,越過了“火耕水褥”水準,而開始使用青銅與鐵制農具(圖1),並採陂灌與井灌技術。湖北襄陽山灣出上一批春秋晚期銅器,其中有斧、缽、鐮刀、削刀、鋤(圖2:鐵口鋤)等。春秋中晚期和戰國時期,鐵器的生産工具已在楚國廣泛使用。鐵器工具的廣泛使用,大土地開墾與農業精耕細作創造了良好條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與此同時,楚國的農業在春秋時期還開始使用了銅或鐵犁,代替了過去的石犁。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鑿井技術、井灌技術也已經相當發達,井的種類依井圈質料分。有陶井、木井、柳條井圈井等,楚國農民已懂得運用桔桿汲水澆灌園圃。

  楚人在長期征服水旱災害中創造發展了農田水利工程,這些工程促進了楚的農業生産和經濟發展,有利於楚國力的增強。在楚國興建的水利工程中,以期思陂與芍陂最為著名,其中期思陂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並將期思之水引入雩婁之野,這是一條主幹渠,由莊王時期的孫叔敖(圖3:孫叔敖墓)主持興建。期思陂的建成,為大面積發展水田作物提供了有利條件,使水稻的大量種植成為可能,楚莊王在期思陂建成後不久即破格重用了孫叔敖為令尹。自此以後,楚人推廣了截引河水的工程技術。

  楚國的青銅冶鑄技術起步較晚,但後來居上。楚成王征服江漢後,青銅冶鑄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冶銅綠山古銅礦的開採不晚于西周,是我國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礦區長約2公里、寬約1公里,採用豎井與橫巷結合的開掘方式,礦區還發現煉銅豎爐十多座。楚國的紅銅冶煉基地在大冶附近,而青銅鑄造地則在郢都紀南城及附近地區。礦産原料來源有了保證,産品也就增長了,豐富的實踐,促進了鑄造工藝的進步與發展,到莊王以後,楚國銅礦的採掘、冶煉,青銅鑄造等都已超越中原與吳越,在春秋中晚期位列諸國之首。

  楚國的青銅鑄造方法分鑄法、失蠟法等。所謂分鑄法,即器身與附件不是一次鑄成,往往先鑄附件,再鑄器身,然後用銅或錫作焊劑把器身與附件焊接起來。另外還有用失蠟法與漏鉛法鑄成的。失蠟法先用蠟料作出鑄件的模型,可在蠟模上作出繁複的紋樣或使之具有複雜的形狀。在蠟模的表面涂以粘土及沙石的粉末等,加熱烘烤,蠟模熔化流出,從而形成堅硬的鑄件用范。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失蠟法鑄件是楚共王熊審盞。河南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銅盞及曾候乙墓出土的尊盤(圖4)也都是我國早期的失蠟鑄件。在當時條件下,楚國的這種青銅鑄造方法與技術顯然是第一流的。


  (來源:荊楚文化網)

編輯:蒲蒲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