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文化
 
明代武當山橋梁初探

  時間:2005-05-19 15:22    來源:     
 
 

作者:宋晶(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 442700)

  “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當山,山高谷深,溪澗縱橫,明代的大地理學家徐霞客徜徉於此,曾慨嘆:“地既幽絕,景復殊異”。〔1〕明代是武當山道教發展的鼎盛階段,明永樂年間曾廣興土木,在這飛雲蕩霧的崇山幽壑之中,因高就深,借景而設,構築了氣勢恢弘的宮觀、庵堂、岩廟,它們莊嚴肅穆,神秘玄妙,為武當山瑰麗的自然風光增添了奇異的色彩。

  龐大的古建築群沿140華里的神道組群佈局,各具特色,分隔出不同的景區,而橋梁在各景區建築之間的道路交通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橋梁成為了武當山中必不可少的構築物。它們數量眾多,據現存方志和實物統計,僅明代就修築有46座。這些橋梁或架設于河流溪澗之上,或銜接于兩岸建築物之間,在朝山者的心中更是溝通現世與仙界的路徑,所以成為了武當山道教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擬對明代武當山橋梁的名稱、方位和創建、維修略作考證,對明代幾座主要橋梁的景觀作用加以分析,以期對明代武當山的橋梁有一些初步認識。

  一、 明代武當山橋梁的名稱和方位

  根據明宣德六年(1431年)任自垣所修的《敕建大岳太和山誌》(以下簡稱任志)和嘉靖十五年(1536年)方升編纂的《大岳志略》(以下簡稱方志)以及隆慶六年(1572年)由淩雲翼修、盧重華編的《大岳太和山誌》(以下簡稱盧志)的記載,得知明代武當山的橋梁有46座。這些橋梁分佈在朝山神道沿線和九宮八觀等道教建築周圍。三部志書所記各橋名稱、方位大多相同,但也有一些差異,特考證如下:

  1、七里橋:任志卷五(以下引文未注卷數者均出此卷)雲“去均州南七里,在黃沙河”;[2]方志卷三(以下引文未注卷數者均出此卷)[3]、盧志卷一(以下引文未注卷數者均出此卷)[4]皆記為“在黃沙河”。

  2、蓮花橋:任志雲 “去均州三里,大土門外。蓮花池水流出於此”;方志記為“在州土門外,蓮花池水出於此”;盧志對此無記載。

  3、望梅橋:任志雲 “在梅溪土地嶺下”,方志、盧志俱未載。

  4、沖和西橋:任志雲“在望梅橋東”,方志、盧志均記為“在蛐蟮峪”。

  5、春和橋:任志雲“在蛐蟮峪峪口”,方志、盧志均記為“在蛐蟮峪”。

  6、沖和東橋:任志雲“在蛐蟮峪裏”,方志、盧志均記為“在蛐蟮峪”。

  7、沖和中橋:任志雲“在蛐蟮峪中”,方志、盧志均記為“在蛐蟮峪”。

  8、土橋:任志雲:“在炮山北”,方志、盧志俱未載。

  9、一里陂橋:任志雲“在白渚廟南,水出一里陂塘”,方志、盧志俱未載。

  10、會仙橋:三部志均記載為“在遇真宮前”。

  11、集仙橋:任志雲“在元和觀西”,方志、盧志均記為“在元和觀前”。

  12、元和西橋:任志雲“在元和觀西”,方志、盧志均記為“在元和觀前”。 

  13、元和中橋:三部志均記為“在元和觀前”。

  14、元和東橋:任志雲“在元和觀東”,方志、盧志均記為“在元和觀前”。

  15、迎恩橋:任志雲“在石板灘”,方志雲“在迎恩宮北券門下”,盧志雲“在迎恩宮北券門外”。

  16、尋真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石板灘西南”。 

  17、絞口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石板灘南一里許”。

  18、中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石板灘北五里許”。

  19、遇真橋:任志、盧志均稱此橋為“遇真橋”,方志則稱此橋為“玉真橋”;三志均記其方位為“在東天門裏,源出九渡澗,玉虛宮前”。

  20、仙都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玉虛宮北天門裏”。

  21、遊仙橋:俗名皇榜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玉虛宮左”。

  22、西天門橋:任志記為“在玉虛宮西,上有華陽亭,下有蓮池”;方志記為“在玉虛宮西,上有華陽亭,下有蓮花池”;盧志記為“在本宮西上,有華陽亭,下有蓮花池”。

  23、登仙橋:任志、方志均記為“在玉虛宮東天門外南”;盧志記為“在本宮東天門外南”。

  24、仙源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玉虛宮)西天門裏”。

  25、東山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玉虛宮)東天門外”。

  26、北山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玉虛宮)北天門外”。

  27、西山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玉虛宮)西天門外”。

  28、東萊橋:三部志均記為“在東山橋東”。

  29、豐和橋:三部志均記為“在蒿口石碑東”。

  30、蒿口橋:三部志均記為“在五龍行宮前”。

  31、普福橋:三部志均記為“在仁威觀前”。

  32、隱仙橋:三部志均記為“在仁威觀上”。

  33、聚仙橋:三部志均記為“在黑虎澗”。

  34、磨針澗橋:三部志均記為“在老姥殿前”。

  35、青羊橋:任志雲“在五龍宮前”;方志、盧志記為“在五龍宮山下”。

  36、天津橋:三部志均記為“在九渡澗”。

  37、黑龍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紫極壇北”。

  38、黑虎橋:任志雲“在黑虎廟南”;方志、盧志均記為“在紫霄宮前,黑虎廟南”。

  39、通會橋:方志“威烈觀圖”中作“龍會橋”,疑即通會橋;三部志均記其方位為“在紫霄宮北,威烈觀南”。

  40、禹跡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紫霄宮前”。

  41、復真橋:三部志均記為“在太子坡北”。

  42、天乙橋:俗稱竹芭橋。任志稱“天乙橋”,方志、盧志均稱此橋為“天一橋”;三部志均記其方位為“在南岩北天門外”。

  43、步雲橋:三部志均記為“在(南岩宮)飛升臺”。

  44、梯雲橋:任志雲“在朝天宮下,榔梅祠上”;方志、盧志均記為“在榔梅祠上”。

  45、白雲橋:三部志均記為“在白雲岩南”。

  46、摘星橋:任志雲“在一天門上,二天門下”;方志雲:“摘星橋,又名會仙,一天門上。橋當兩山缺處,上瞰天柱諸峰,下臨絕谷,谷中仰見人行,如在天上,尤奇絕”。盧志記此橋與方志略同。

  雖然三志所記述的明代武當山橋梁共計46座,但實際上並不止此數,如方志《修真觀圖》在觀之左側繪有石拱橋一座,未記其名;又如方志所記玉虛宮石橋共6座,“而石渠之所建不與焉”。“石渠一,宮門之內,廣八尺,深四尺,夾以石欄而橋焉,中為中橋,左為西橋,右為東橋”。[5] 據筆者實地考察,玉虛宮玉帶河上現存有明永樂年間修建的東橋、中橋和西橋。在東橋之東,又有明代所修石板橋一座,已殘破。《丹江口市誌》記載的明代橋梁有:金水橋,在紫霄宮外金水渠上,為明永樂年間所建;回龍橋,在回龍觀山門內陰陽池上,是一座風水橋,也為明永樂年間所建;自然庵橋,在五龍宮自然庵前石池上;賽公橋,在石板灘,為方整石築單孔拱橋;漫水橋,在石板灘,長320米、有暗孔數十處;太和橋,在太和宮皇經堂前;父母橋,在武當山後豆腐溝;上斜橋,在朝天宮下;下斜橋,在黃龍亭下;遇真西橋,在遇真宮西山下;崇福橋,在南岩宮崇福岩下;天乙北橋,在南岩宮天乙橋北;尹仙橋,在尹仙岩南,平拱木築,上建房屋三間;金沙坪橋,清代橋碑稱“通仙長久之橋”,在凝虛觀前,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橫跨青羊澗(又稱東河);財神廟橋,在六里坪黑虎廟東。[6]這20座橋梁也都是明代所修,而三部志書並未正式記載。

  二、明代武當山橋梁的創建與維修

  明代武當山橋梁多為永樂皇帝敕建,是武當山道教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維修由皇帝派駐武當山的提督太監和提調藩參負責督促,由均州千戶所軍余工匠負責施工。

  明代敕建武當山建築群始於永樂十年(西元1412年),竣工於永樂二十二年(西元1424年),歷時十三年。永樂皇帝派往武當山的工程指揮班子是由他最寵信、最貼身的人組成,隆平侯張信是被他稱為“恩張”的靖難功臣,駙馬都尉沐昕是他小女兒常寧公主的丈夫,工部侍郎郭進是他親手提撥起來的年輕大臣,後期派往武當山的禮部尚書金純也是永樂皇帝信任的人。由這些人督修武當宮觀,自然會完全體現朱棣的意志和思想。由於武當山山高谷深,施工條件極為艱苦,朱棣對興建宮觀的官員軍民伕匠人等説:“(我)這件事不是因人説了才興工,也不因人説便住了。若自己從來無誠心,雖有人勸,著片瓦功夫也不去做;若從來有誠心要做呵,一年豎一根棟,起一條梁,逐些兒積累也務要做了。恁官員軍民人等,好生遵守著我的言語,勤謹用工,不許怠惰,早完成了回家休息”。[7]從這裡可以看出永樂皇帝大修武當的決心和強迫幾十萬夫匠長期為他勞做的專橫態度。

  永樂年間,修建武當山橋梁略晚于修建宮觀,如永樂十年,敕建磨針澗老姥殿,永樂十二年(西元1414年)閏九月,造磨針澗石橋。當時修橋所用的大塊青石料,並非本山所産,而是由襄陽府谷城等地開採運來的,其工程量很大。雖然我們不知道每座橋梁的具體設計者和施工者是誰,但在明代《敕建宮觀把總提調官員碑》中記載有石匠作頭的名字,他們是陳友孫、毛長、張琬、王歪兒、陸原吉、顧來付、祝阿英。[8]我們相信這些石匠作頭就是創建這些石橋的設計師和工程師,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工匠。由他們設計建造的石拱橋,代表了十五世紀中國橋梁建築的最高水準。

  明成祖大修武當山宮觀之後,歷代帝王官吏又不斷進行修繕和增建,使宮觀、橋梁、道路等常年如新。督工修繕宮觀、橋梁等是提督太和山太監和提調太和山藩參的主要職責。宣德十年(西元1435年),明英宗在給左監丞陳野的敕諭説:“茲特命爾前去,與原差禮部員外郎吳禮一同提督,凡有未修殿宇房屋及衝塌橋梁路道,就行修理”。[9]此後朝廷派往武當山的三十多位提督太監都有維修宮觀橋梁的使命。成化年間,提督太和山宦官韋貴奏稱:“臣自成化元年,欽奉上命,提督修理大岳太和山宮觀及橋梁道路,除欽遵外,照得石板灘迎恩橋,自成化二年因山水發漲,洶湧異常,將本橋北岸神路衝頹貳拾丈,阻人經行。隨即督並軍夫修築,動經五六年,迭被水患,修幫不輟”。[10]韋貴對迎恩橋的維修付出了大量心血。隆慶年間,均州城外黃沙河橋被水沖毀,提督太和山內官監右監丞柳朝:“遂即日出香錢募士,檄千戶李向陽董之。復榜于道曰:人日給錢三十文,願輸力者聽。以故枵腹之民,爭先就役,大約匝月而余,賴之全活者幾以千計,而橋亦遂告成事焉。”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柳朝將黃沙河橋更名為惠政橋,橋上鑄有鐵制老君騎青牛像。明代吳道邇纂修《襄陽府志》卷四十八有《新建惠政橋記》對此有記載。[11]

  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敕大岳太和山提調官右參議李孟芳》雲:“朕念大岳太和山宮觀,是祖宗創建棲神之所,今命爾同內官奉禦唐廣提督均州千戶所官軍,專一照管灑掃。凡遇宮觀滲漏損壞者,隨即修治如新,及橋梁坍塌,溝渠淤塞,道路毀阻,隨即疏通,整理堅完”。[12]此後,皇帝給太和山提調參議、參政的敕諭中都強調要及時維修坍塌的橋梁。隆慶四年,黃沙河橋被水沖毀後,提調參議王應顯與宦官柳朝商議興工修建,這説明提調參議對橋梁維修是十分重視的。

  明代維修橋梁的工匠主要來自均州千戶所,“其均州千戶所正軍,多係先前習學木石等匠,要乞優免征差,兼同余丁專一修理等因。今特準其所奏。命同爾提督本所官軍並余丁,將前項損壞宮觀房屋橋梁道路,陸續用工修理,合用磚灰木料,預令官軍余丁設法燒採,措置應用”。[13]關於明代修一座橋所用費用及材料費和人工費的比例,《新建惠政橋記》雲:“其費以木、石、灰、鐵計者三之一,以夫匠計者三之二,通用錢八十二萬九千四百有奇”。[14]

  三、明代武當山主要橋梁的景觀作用

  明代武當山橋梁是武當山道教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橋梁首先具有將河流、溪澗兩岸連接起來,方便香客遊人行走的實際功能,還具有獨特而又不可替代的景觀作用。下面就明代主要橋梁的景觀作用略作分析。

  迎恩橋是均州城至武當山古神道上的重要橋梁,該橋為方整料石砌築的三孔拱橋,全長62米,寬12米,高10米,是十堰市境內古代橋梁中最長最寬的一座石拱橋。它橫跨于淄河之上,勢若長虹,飛跨碧水,迎恩宮飛檐鬥拱,金碧輝煌,二者相互映襯,美不勝收。武當山山北二十余澗之水匯聚于淄河,流經迎恩橋,故橋下水流湍急,清泠可聽,飛沫四濺,雲蒸霞蔚,“天風弗作,煙霾消歇,則天柱、紫霄諸峰,劃見面目,遂為勝地。”[15]明代詩人葉杲《迎恩宮》詩云:“側影綠山徑,迎恩借羽棲。風輕花氣淑,雨足麥苗齊。慚與人寰遠,還堪景象迷。一塵渾不染,人在石橋西。”[16]迎恩宮因迎恩橋而得名,實際上是迎恩橋的鎮宮。迎恩橋四週地勢開闊,向南可以仰望天柱峰金頂,選擇此地建橋,是要利用金頂這個明顯的地標來作視覺控制,反映了武當山建築群追求局面宏偉、氣象闊大、彼此照應的景觀特色。

  仙都橋位於武當山玉虛宮北天門外,俗稱“進宮橋”,因玉虛宮號稱“神仙都會”而得名。該橋始建於明永樂十年(西元1412年),是明成祖敕建的武當山玉虛宮建築群的一部分。採用皇室標準法式,用料講究,全為巨型方整精選青石砌築,接縫用糯米汁混合石灰漿膠結,結構嚴謹,工藝精湛,歷590多年仍聳立於劍河之上。仙都橋為單孔實腹式半園形石拱橋,跨徑8米,全長292米,寬96米,高53米,遠遠望去如長虹臥波,所以古代詩人常稱它為“虹橋”,如明代杏山《玉虛望仙樓》有“堤柳春風吹面上,虹橋松影蔭溪頭”,[17]此橋的確如一道彩虹橫架于梅溪之上,不但是視線的點所在,同時也是最佳的觀景場所。每當春生夏至,梅溪兩岸煙柳蔥青,露草芊綿,清風送爽,山花飄香,猶如置身仙境一般。

  青羊橋,在五龍宮前峽谷中,因橫跨青羊澗之上而得名。橋長3382米,橋墩寬695米,高5米,主體為方型磚石砌築的三孔拱橋,另有二小孔輔助,並立有碑碣。相傳太上老君的弟子尹喜曾在武當山修煉,二人約定在成都青羊肆見面,故青羊峰、青羊澗、青羊橋之名,都點出了老子與尹喜的故事。青羊澗匯聚諸澗之水,奔流撞擊岩石,聲勢浩大,“澗上置橋,高壁成城,相圍如一甕。”[18]明代副使徐學謨《遊太岳記》形容橋下之水“水聲益峻,蕩石澗中,如斷如腭、如蚪如鼉、如牛馬首者,不可勝計。淖沙瀑嚙,奔撞擊汰,匯為奇觀,訇磕駭目。”[19]青羊橋的景觀價值在於點景和觀景。在山高林密、清幽恬淡的自然山水氛圍中,一座規整的青石橋映入眼簾,讓人感到“大石橋邊,必有古寺”的畫意,其點景作用十分明顯。遊人站在青羊橋上,可以觀山景,譚元春站在橋上,看到“樹色徹上下,波聲為石所迫,人不得細語。桃花方自千仞落,亦作水響”;[20]可以觀水景,徐學謨與其友王君“箕袒列籍,偃而歌,揭而漱,雲浮鳥飛,四顧岑闃,宛然濠濮間也”。[21]

  天津橋是十堰市境內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橋梁,在玉金古道上,水出九渡澗。最早是元泰定甲子年(西元1324年)洞淵大師張守清動議興建,以便“朝謁者”,“天津”有“以配天一生水之妙”。現存的天津橋為明初所建,是以中孔為主,邊孔為從的三孔石拱橋,長452米,寬9米,高65米,橋身曲線柔和,韻律協調,如彩虹飛跨,橋面由9塊大青石板鋪就,兩廂飾望柱石欄,柱頭雕刻成蓮瓣,欄杆結束處有抱鼓石,為皇家法式。同時天津橋與兩岸建築和周圍景物的色彩搭配也是匠心獨具,橋東的龍泉觀和橋西的大影壁,丹墻翠瓦,騰綠驚紅,而橋本身青灰色的石材與兩岸青灰色的岩石連成一體,把橋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來處理,使自然與人工的銜接和諧順暢,突出了仙橋清逸素雅的色彩美,符合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明代文人方豪的《龍泉觀》寫道:“九渡澗中龍噴泉,瓊宮青倚石橋邊。玉欄金水神工巧,恍訝朝回尺五天。”[22]明代學士廖道南詩云:“大岳盤千嶂,仙關隔五雲。虹橋通澗遠,石徑入林分。飛閣懸丹極,虛堂尋紫氛。悠然起遐想,天樂坐中聞”。[23] 詩人們在橋上“頓開塵外想,擬入畫中行”,濃郁的詩情畫意和超越世俗的“林泉之心”躍然而出。所以天津橋在上游是九渡峰、蠟燭峰、玉虛岩,下游是波浪翻滾的九渡澗峽谷這一名山仙境之景觀中,起到了重要的點晴作用。 

   武當山“山巒清秀,風景幽奇”,河谷深切,溪澗縱橫,橋梁眾多。上述的四橋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這些橋梁雖然結構樣式大體相似,但所處方位和名稱喻意上並非千篇一律,而是有多種變化的。它們或在古神道上,或在宮觀內外,作為個體也都是形態獨特,與周圍的山石花木景物相配合,與自然融為一體,成為武當山整體建築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明代武當山橋梁的現狀

  明代武當山橋梁能完好保存下來的並不多,有些因年久失修而殘破,如遇真宮外的會仙橋、老姥祠前的磨針澗橋、南岩坡下的天一橋(竹芭橋)、威烈觀下的通會橋、五龍宮前的青羊橋等;有些因修建公路而被佔用,如元和觀前的元和東橋、中橋、西橋、集仙橋、玉虛宮前的登仙橋、遊仙橋、遇仙橋、仙源橋、西天門橋等;有些因不幸遭遇山洪而沖毀,如黑虎澗上的聚仙橋、、南岩宮附近的天乙北橋、白雲峰前的白雲橋、玉虛宮外的北山橋、五龍行宮附近的蒿口橋、豐和橋等;有些因修丹江口水庫而被淹沒,如迎恩宮前的迎恩橋、均州城外的黃沙橋、蓮花橋、石板灘附近的春和橋、絞口橋、尋真橋、沖和東橋、中橋、西橋等。現保存下來的僅有摘星橋、天津橋、復真橋、普福橋、仙都橋等十余座古橋。而保存下來的十多座古橋,也存在粗暴開發、維修不力等問題和隱患。

  在東神道上,最主要的古橋是天津橋,有關部門為了開發所謂“逍遙谷”旅遊資源,深挖天津橋上下游的河床,在河流兩岸修建了整齊劃一的駁岸,並在下游修築了一道攔水壩,結果是:一方面,由於缺乏週密科學的論證,隨意改變古橋梁周圍的景觀,損害了天津橋原有的“虹橋通澗遠,石徑入林分”的意境,把清幽的仙山峽谷變成了低俗的遊樂場,把真文物變成了假古董;另一方面,由於隨意改變了河道的自然面貌,抬高了水位,淹沒了橋墩,使橋墩原有為防止上游漂浮物衝擊的分水尖設計失去了作用,如遇山洪暴發,上游流下大樹等漂浮物,直衝橋梁券拱和橋面,必然使天津橋處於危險的境地。仙都橋離316國道僅有100多米,不知什麼人在橋的南岸用鋼筋水泥修建了一段引橋,讓農用拖拉機、甚至載重貨車上橋行走,這不僅嚴重破壞了仙都橋的景觀,而且對橋的保護也十分不利。

  筆者今年初對西神道上的古橋做了為期兩天的徒步考察,發現許多古橋都處於無人保護、無人維修的狀態,如仁威觀普福橋上的欄杆被人拆除,橋上游的引水涵洞已傾圮;老姥祠前的磨針澗橋橋面有三分之二已傾圮,石雕構件散落在磨針澗中;五龍宮前的青羊橋已被1935年衝斷,有些橋梁的石構件被衝出十幾米遠,橋基依然完好;南岩坡下的天一橋橋面中心的拱已殘破,橋面石縫中長出兩棵大樹。西神道上的古橋如再不及時加以維修保護,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其命運可知。

註釋:
[1]《徐霞客遊記遊太和山日記》。
[2]、[4]、[7]、[8]、[9]、[10]、[12]、[13]、[19]、[21]、[22]、[23] 楊立志點校《明代武當山二種》,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5]、[15] 方升《大岳志略》卷三。
[6] 《丹江口市誌》卷十,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11]、[14] 吳道邇編《襄陽府志》卷四十八。
[16]、[17]  《武當山詩集》,鄖陽師專學報編輯部,1990年。
[18]、[20]《譚元春集》卷二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