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摘要
 
一衣帶水 血脈相連

  時間:2006-08-05 12:42    來源:     
 
 

一衣帶水 血脈相連
——論臺灣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淵源關係
王 瓊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所碩士研究生

  摘要: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中華文化經福建向臺灣地區輻射和延伸,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臺灣無論是生産技術、物質財富等物質文化,還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宗教習俗等精神文化,都與中華文化有淵源關係。中華文化是促進兩岸交流的強大推動力,中華文化的延續性和凝聚力必將推動兩岸統一。

  關鍵詞:臺灣文化  中華文化  淵源

  中華文化是一個多元的統一的文化共同體,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地汲取各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從而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幾大地方性文化板塊。例如:巴蜀文化、湖湘文化、荊楚文化、閩南文化、吳越文化等等。中華文化不斷向四方輻射和延伸,為各民族所吸收,臺灣文化就是吸收了華夏文化而形成的一個區域性文化,它是中華文化的延伸,是在吸收古老的閩南文化、畬族文化與海外文化成分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富有開創性的地方性文化。總之,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是一脈相承,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本質上講,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同為炎黃子孫所創造和培育,因而屬於同一系統,所蘊涵的內容,體現的素質及存在的方式和表現的形態,都是相同的。這是一種異地同構的人文精神,兩者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歷史表明,中原文化經福建進而向臺灣地區輻射和延伸,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臺灣無論是生産技術、物資財富、商業貿易等物質文化,還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學藝術、宗教習俗等精神文化,都根源於祖國大陸。本文擬從臺灣歷史人口構成、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等層面來探討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係,並説明這種淵源關係在海峽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一

  歷史上,中華文化主要是通過移民不斷向臺灣滲透移植,至遲在清代中期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閩臺區域文化。

  1897年至1980年臺灣各地發掘出大量先人遺址與文物,證明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延伸。據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臺灣不具備從猿到人進化的自然地理條件,臺灣最早的人類只能由島外遷入。從遠古至今,中國大陸移民臺灣先後有三批:第一批是舊石器晚期的“左鎮人”,研究顯示,“左鎮人”屬於我國舊時器時代華南地區晚期智人。 “左鎮人”屬北京人的一支,與週口店的山頂洞人是“堂兄弟”關係。他們距今約在115萬至3萬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由中國大陸移入臺灣。第二批移民原屬大陸南方古越族,其最早移入臺灣者可早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最遲者由約在2000年前的漢代。翦伯讚説:“臺灣番族,是‘古越之族’的支裔。” 林惠祥也認為:“臺灣新石器時代人類,便應是大陸古越人的一支。” 施聯朱講得更明確:“臺灣高山族的來源是多元的。其中從大陸遷來的古越人,是構成高山族的主要成份。” 第三批是漢民族的移入,始於宋之際,止于20世紀40年代末,其間明鄭時、清初和1949年前後有三次移民高潮。這批移民的意義至關重要,臺灣得以漸次拓墾,漢文化得以在島內傳播和發展,都是漢民族大量移入的直接結果。儘管中間經歷過荷蘭和日本分別長達數十年之久的殖民統治,但中華傳統文化在寶島臺灣始終延綿不絕,長盛不衰,顯示出它頑強的生命力。

  臺灣的人口據統計,目前臺灣的人口2300多萬,其中漢族佔97%。據1926年的調查,臺灣有83%的居民是福建人後裔,另有17%的人口來自廣東。明、清時期,祖國內地的居民大量向臺灣移居。據統計,祖國大陸遷往臺灣人數較多的姓氏有陳、賴、黃、鄭、魏、李、蕭、劉、簡、莊、沈、林、曾、葉、許、蔡等。其中“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臺灣四大姓氏皆起源於中原。歷史學家連橫説:“臺灣之人,中國之人也,而又閩粵之族也。” 《臺灣省通志稿》也説:“本省人中,祖籍福建省者最多,廣東省者次之,其他省份又次之。” 這種民族與人口結構,決定了臺灣與大陸之間割不斷的文化淵源。

  二

  中國是文明古國,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中國的科技曾一度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臺灣的開發時間比大陸晚幾千年,在歷史上,科學技術自然無法與大陸相比,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臺灣的生産、民用、醫藥等技術,都是祖國大陸傳播過去的。
在漫長的歷史中,臺灣一直是一個農業社會,耕種、狩獵、捕撈技術是衡量科技發展水準的主要標誌。早期臺灣生産力發展水準很低,耕種“無田器”,“無牛只、犁耙,唯用鐵錐鋤鑿耕種”;“種植後,聽其自生,不事耕鋤” 。顏思齊和鄭芝龍、鄭成功父子開發臺灣時,大批移民進入臺灣,帶去較為先進的生産技術,運去大批耕牛,改變了臺灣刀耕火耨的落後狀況,使臺灣農業“耕種如牛車、犁耙,與漢人同”。臺灣原先狩獵,“捕鹿弓箭及鏢,俱以竹為之。弓無鞘,背密纏以藤;擰繩為弓弦,漬以鹿血,堅韌過絲革。射,搭箭于左。箭舌長二寸至四寸不等,傅翎略如漢制而剪其梢,鏢桿長五寸許,鐵鏃鋒銛長二寸許,有雙鉤,長繩係之。用時始置箭端,遇麋鹿,一發即及;雖奔逸,而繩挂于樹,終就獲焉。” 後來,他們以木器“與漢人交易鐵器、火藥,以為捕鹿之具”,大大增加了捕獲量。從刀耕火種到使用牛犁,從用竹箭到使用鐵鏢、火藥,從看星星出海到使用羅盤指南針,這在農業社會是技術的一大進步。這種進步,是大陸內地先進科技推動的結果。此外,樟腦製作技術、茶葉加工技術、蔗糖製作技術、養蠶制繭技術,也都是從福建、廣東等地傳到臺灣的。

  臺灣住民多築厝于山間岩洞,以石為垣,以木為梁,以薄石板為頂;或以堅竹為墻,取草遮蓋;叢林地帶與潮濕地區,多築巢以居,這一切同大陸南方古代居住狀況大體相同。臺灣主食為稻米與芋類,稻米、甘蔗、番薯的栽培技術都是從福建傳去。食具或用柳碗、螺殼,或以藤篾為筐、為碗、為箸,汲水用瓠,炊板用鐵鐺、陶土、木扣。臺民喜酒,釀造技術有二:一是舂秫米使碎,嚼米為曲置地上,隔夜發氣,拌和藏甕中。數日發變,其味甘酸;一是將糯米蒸熟拌曲,入篾籃,置甕中,津液下滴,藏入,色味香美。這種釀酒技術,與福建民間的釀酒術無異。臺灣人民衣著原“俱短至臍”,或“垂肩及臂”,或“衣長至足”,後“效漢人衣褲”,“衣短至腰,或織茜毛于領,或綠以他色,腰下圍幅布,旁無襞積為筒裙,膝下用烏布十余重,堅束其腓至踝。” 這套裝束,別説在當時,即使現在,也稱得上是頗有創意的“時裝”了。

  臺灣的醫藥衛生技術更是淵源於大陸的醫術。被臺灣人民推為“醫祖”的沈佺期,是福建南安人。他隨鄭成功東渡臺灣,二十年懸壺濟世,為臺灣人民行醫施藥,在臺灣傳播中華傳統醫術。臺灣古無西醫,中醫、中藥、針灸是主要醫病手段,《黃帝內經》、《本草綱目》被推為醫學經典。日據時期,臺灣雲林西螺鎮人廖溫仁撰寫的《中華醫學史》,雖用的是日文,但內容則為中華傳統醫學,此亦足證中華傳統醫學對臺灣的影響力。

  三

  臺灣的人文歷史是中華民族文明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可以從歷史上臺灣的政治、經濟、軍事建制以及生活習俗、民風民俗中看出來。

  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臺灣社會的基本組織是社,社的結構形態與社會功能,與大陸原始社會中的社的性質大同小異。十三世紀末,元政府在臺灣彭湖設巡檢司,成為管理臺灣的庶政機構,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把大陸實行的一整套郡縣制度搬到臺灣,上分六部處事,下置府和縣。這種體制,即使在清統一台灣後亦無大變。1885年,臺灣建省時,設臺北、臺灣、臺南三府,府下轄淡水、新竹、宜蘭、基隆、苗栗、雲林、彰化、臺灣、嘉義、安平、鳳山、恒春十二縣和彭湖、埔裏二廳及臺東直隸州,由此奠定了臺灣建制格局。日據時期,這套建制暫時被打亂,但戰後立即得到恢復。如今臺灣,一省五市十六縣(下轄鄉鎮)的建制格局,依然同大陸屬於同一模式。這種傳統模式的體制,保證了臺灣的人文歷史始終沿著中華民族文明史的軌道向前發展。

  就語言來説,在臺灣,除了少數民族外,臺灣的大部分地區如南部、北部西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區差不多都説閩南話,就連許多少數民族也能聽能説,據統計,臺灣會説閩南話的人口大約佔全省的80%。而閩南語則保留著唐宋以前古代中原漢語的風貌。

  臺灣秉承中華文化重視儒學的傳統。唐代福建有了儒學,南宋朱熹在福建創立了理學正統的閩學。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閩學由此移植臺灣,在鄭經統治時期臺灣修建了第一座孔廟,福建和臺灣確立了相同的倫理制度和道德觀念。福建教育制度也全盤沿用於臺灣,各府、縣學的教授、教諭、訓導全部由福建內地選派,如臺灣興辦的臺灣書院、崇文書院、南湖書院、引心書院等幾十座書院,師資大都來自福建。臺灣各書院所訂規則,大體與內地同。臺灣古代教育,也是特別重視倫理道德教育,乾隆十一年(1746年),彰化知縣曾日瑛給白沙書院制定院規,強調要“嚴義利之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彭湖通判胡建偉建文石書院,十則學約中的第一條即是“重人倫”。這樣的觀念和教育模式在臺灣繼承和發展,奠定了臺灣教育的基礎,培養了一大批文人學士,成為推動臺灣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臺灣文學藝術的興起也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在戲曲藝術方面,傳自閩南語系區域的臺灣地方戲有亂彈、九甲、車鼓戲、七腳仔戲、布袋戲,傳自客家區域的有四平與採茶戲,這些戲劇都是福建特有的戲種。臺灣歌仔戲,發源於福建漳州的錦歌,但經臺灣藝人的加工和發展,成為臺灣本土的劇種。臺灣的音樂、繪畫、工藝美術也受到了福建的深刻影響。

  臺灣地區流行佛教與道教,這與中國其他地區是一致的。臺灣崇奉海上守護神媽祖也是源於福建,明末臺灣地區才開始奉祀媽祖。澎湖媽祖宮的同神廟,相傳建於大陸移民之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封媽祖為天后,清將施瑯于臺灣府治新建天后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經分巡臺灣道蔣元樞重修,使其結構莊嚴,為全臺灣祠廟之冠。臺灣北港街的朝天宮,傳説始建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自雍正八年(1730年),朝天宮又有過數次大規模的重修,相傳“廟貌香火盛冠于全臺”。每年春天,臺灣、澎湖等地南北民眾前來進香者絡繹不絕。

  臺灣生活習俗等也與中華文化同出一源。臺灣居民絕大部分由福建聚族而遷到臺灣,並保持著聚族而居的習俗,修祖譜、選族長、設族田、辦私塾,每年都要舉行祭祖活動,聯絡宗族感情,産生了很強的凝聚力。清道光《東瀛識略》説:臺民起居、服食、祀祭、婚喪,悉與內地無甚殊異。 如端午節期間的龍舟競渡、賽詩會,中秋節吃月餅等習俗,帶有典型的中華文化特色。臺灣的“關公”崇拜也來源於大陸。
臺灣文化帶有本土的特點,但事實證明,臺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其淵源於中華文化。大量的考古發掘 、歷代傳世文獻證明,臺灣與祖國大陸,地脈相連、血緣相通,文化相同,習俗相襲,無論從地質學、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角度講,都本為一體,都是流與源的關係,密不可分。

  我們在海峽兩岸交流中,應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應該承認,兩岸文化之間在一些具體方面是有差異的。而加強兩岸文化上的交流,可以彌補這種差距,增進雙方的理解,為實現祖國的統一創造精神上的條件。在新的世紀裏,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構築新時期面向世界的新文化的重任又使它面臨著新的挑戰。完成這樣一個任務,首先要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充分吸取中華文化精髓,其次要廣泛吸納異質文化,實現帶有不同物質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從而産生一種新的文化火花,而兩岸之間文化上的某些特質的差異為此提供了機遇。祖國大陸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它構成了臺灣這種帶有海洋性質文化的堅實後盾,而面對太平洋的臺灣地區文化具有某些大陸文化所不具備的優勢,實現這種交流,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並且為改造和提升局部文化提供一個新的支點,而這也正是發展中華文化的新的含義。


  參考文獻:
  [1]施聯朱:《臺灣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頁。
  [2]連橫:《臺灣語典》,臺灣書局1973年版。
  [3]林熊祥:《臺灣省通志稿?哲學篇》,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第4376頁。
  [4](清)黃叔璥:《赤嵌筆談》,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臺灣大通書局1984年版。
  [5](清)范鹹:《重修臺灣府志》,中華書局1985年版。
  [6]翦伯讚:《臺灣番族考》,開明書店主編:《開明書店二十週年紀念上海》,上海開明書店,1947年版。
  [7]江澤民:《臺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決不允許改變》,《海峽瞭望》2001年第8期。
  [8]陳存洗:《從考古學看臺灣文化的起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9]徐博東:《論臺灣文化的特點和漢文化在島內傳播發展的歷史分期》,《北京聯合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10]林惠祥:《臺灣石器時代的遺物研究》,《廈門大學學報》1955年第4期。
  [11]尤玉柱、張振標:《論史前閩臺關係及文化遺址埋藏規律》,《福建文博》1990年增刊。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