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摘要
 
神農氏在三峽之遺蹤和三峽之中草藥文化

  時間:2006-07-28 17:14    來源:     
 
 

 

  當現代中國也漸漸擁有富裕和休閒而進入旅遊時代,當越來越多的遊人從長江三峽——神農架這條黃金旅遊線走過之時,人們終於驚奇地發現:神奇的長江三峽山水與神秘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竟似一對孿生姐妹般相依地共生在大巴山余脈之懷抱中。自然界沒有偶然。造物主造化了這片風水寶地,並在其間聚集著眾多的自然奇觀。從神農架主峰到長江三峽不過數十里之遙,其山相接,其水相連,從地理文化的角度來看,兩者屬於同一個生物圈和文化圈,理應將神農架列入三峽古文化研究的範疇。

  充滿原始神秘色彩的神農架位於湖北西部鄂、陜、川(重慶)交界一帶,地處長江之北,漢水之南,境內森林密布、山高嶺峻,屹立在萬山叢中的神農架主峰海拔3052米,最高峰無名峰海拔3105米,號稱“華中第一峰”。神農架境內高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之多,所以亦有“華中屋脊”之稱。遠古的造山運作造就了長江三峽和神農架。神農架的地質構造形成于2億年前中生代三迭綱末的燕山運動,後又受7000萬年的新生代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才造成這山川交錯、峰峰縱橫、峽谷幽深而又覆蓋著茂密原始森林的莽莽蒼蒼的神農架。

  神農架之名起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説:相傳在遠古時代,神農氏曾在這一帶山林中架木為梯助攀援,架木為屋避風寒,踏遍青山,遍嘗百草,採集草藥為民治病,人們便這稱片無名山林為“神農架”,後來,神農氏離開神農架時,從巴東埡下湍急的無名小溪中乘獨木舟經巫峽直下長江,人們便稱這條溪水為“神農溪”。在那沒有文化記載的年代,歷史是在口頭上流傳的,這“神農架”和“神農溪”,便是中華民族農業始祖留在三峽的珍貴遺跡。三峽地區民間相傳:巴人、土家居住獨特的“吊腳樓”就是受神農氏搭架的啟示而建造的木屋,反映了人類從穴居、巢(樹)居到屋居的文明演進;神農溪中漂流的那別具一格的“豌豆角”小木船,也是倣神農氏的獨木舟而建造的……滄海桑田,歲月悠悠,遠古傳説佳話,仍在滋潤著三峽人民的心田。

  面對古老的神話傳説,我們尚鬚根據古文獻的有關記載予以考證。主要考證三個問題,即:一、神農氏是否真有其人?二、神農氏是否到過三峽地區?三、作為農業始祖的神農氏是否曾“嘗百草、採百藥”?關於神農氏其人其事,先秦文獻中不乏記載,一些典籍認為他是遠古帝王中的“三皇”之一。據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三皇》載:“《春秋運鬥樞》説: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禮號謚記》説:伏羲、祝融、神農。”“《含文嘉》記:慮戲、燧人、神農……神農,神者,信也,農者,濃也,始作耒作耜,教民耕種,美其衣食,德濃厚若神,故為神農氏也。”“《尚書大傳》説: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古代文獻中載述的遠方時代的“三皇”所説不一,據考共有7種説法,神農氏大都位列其中,這説明遠古時代傳説中神農氏的存在是基本可信的。關於神農氏的事績,古文獻中亦有記載。神農氏之名始見於《周易》,《周易係辭下》載雲:“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大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田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搡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儘管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貸,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瞌。”《莊子盜跖》中也有神農氏的載述:“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相害之心,以至德之降也。”透過這些片斷記載,我們得知神農氏是原始氏族社會以發明農具從事耕種而聞名的農業部族,稱之為“農皇”或農業始祖是當之無愧的;神農之世,正處“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時代,而且耕織初具規模,開始出現農産品的交易。

  神農氏別號“烈山氏”,《漢書律曆志》説:“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列山即烈山,放火燒山之意,也就是原始的刀耕火種。三峽山區至今仍流行砍楂子、燒火土的傳統耕種方式,可能便是“烈山”的文化遺存。神農氏與炎帝的關係問題,歷史上一直是眾説給紛壇。《淮南子》雲:“赤帝,炎帝,號為神農。”視神農氏、炎帝為同一人;羅泌《路史》則明確指出:“神農氏在前,屬於母系氏族社會;炎帝在後,屬於父系氏族社會……炎帝是神農的後裔。”秦漢以來,神農氏與炎帝漸漸融合一體,這與戰國時代五行學説盛行有關,“志方火也,其帝炎帝。”(《淮南子天文訓》)於是炎帝定位在南方,與居於南方之神農合而為一;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早起的神農氏與晚起的炎帝同屬於農業生産的著名部落,神農——炎帝成了部落聯盟的象徵。所以,現代學者有人認為:“炎帝神農氏至少有三重涵義,既可看作部落聯盟首領的稱號,又可視作部落聯盟的代號,還可視作農耕文明階段的時代概念。”(1)要考證神農架是否是神農氏的遺跡,須弄清楚神農的出生地與神農氏族的源流史。據古文獻記載,炎帝神農氏起源於陜西渭水一帶。《國語晉語》記述:“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水經渭水注》曰:歧水東延姜氏城南,為姜水。《帝王世紀》曰:炎帝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于姜水,是其地。”何光岳先生經考證認為:“神農氏出於姜水,為姜姓,本係甘青一帶羌人的一支,羌人以遊牧為生,當時正是母系社會末期,姜即象徵女性管理羊群之意。”(2)在寶雞市南7里,有姜水城,今名姜城堡,城南有姜水,相傳神農氏妃有嬌氏曾居於此。堡東有一座很大的神農廟,廟前有一道九聖泉,民間傳説是神農洗三朝的地方。

  現代考古發現表明,姜城堡有一條小河,它本身是一個仰韶文化遺址。在東陵西歧山縣半雞臺和西安半坡村遺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碳化粟粒。半坡遺址經碳14測定為6000多年,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母系公社村落遺址。古史傳説中的炎黃時代,與考古學文化相互映證、整合。學者認為:這個新石器時代的氏族部落文化是以仰韶文化為主體的粟作農業文化、這個文化傳統以渭河流域為中心,爾後向黃河流域、漢水流域發展。其中一支“從關中西部通過嘉陵江和漢水,南到江峽地區及鄂西地區為主要文化輻射區,融入大溪文化體系中……”(3)這與炎帝部落的遷徙有直接關係,他們中的一支向東南遷至江漢北部和三峽相接壤的地區,與當地土著楚蠻融合一起,姜姓的炎帝崇拜同漢水中游楚蠻的神農祟拜也逐漸合為一體。筆者認為這也可算作鄂西北與三峽接壤地區存在神農氏遺跡的一種令人信服的詮釋。

  古今研究炎帝神農文化的一些學者還有另一種説法,即認為炎帝神農氏並非出生於姜水,而出生於漢水中游湖北隨縣(古隨國)之厲山。古文獻中亦有此記載。後魏酈道元《水經注海水》載雲:“廖水……西經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雲是神農所生處也,故《禮》謂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書所謂神農既誕,九井自穿,斯水也。”《郡縣誌》:“厲山,神農所生。”《荊州圖經》雲:“永陽縣西北有厲山,神農所生處。”宋羅泌《路史國名紀甲》載:“今隨縣之北厲鄉,賴鄉也。有厲山,在隨縣北百里,神農所生,春秋之厲國,通為賴。”《路史後紀三》亦載:“安登生神農于烈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現今隨州厲山鎮被稱為“神農故里”,流傳有很多神農的傳説故事,遺址有神農洞、神農廟、九井泉,厲山老街一帶至今仍有“日中街”、“白午鎮”等地名,相傳為神農氏首創的“日中為市”的古老歷史遺跡。1989年冬,隨州市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舉行了“炎帝神農文化暨炎帝神農故里研討會”,與會學者提交論文30余篇,對神農氏開創華廈農耕、醫藥、交換(貿易)的偉大貢獻作了闡述,並探討了神農氏族的起源與遷徙等問題。多數學者認為神農出生於隨縣厲山既有文獻記載,也有文物、口碑作依據。著名楚史專家張正明先生認為:“炎帝神農氏生於隨州厲山是可以成立的。但由於炎帝神農是史前人物,所以,並不排除和排斥研討中出現的別種説法。”他還指出“討論傳統文化,往往重北輕南、重河輕江……不負失之偏頗。”(4)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綜上所述,關於神農氏的出生地,有陜西姜水説和湖北隨縣厲山説,兩説均見於古文獻記載,而且都各有遺跡與民間傳説佐證。當然,炎帝神農不可能有兩個誕生地。其中一處必是神農氏族的支族或者是後裔。但不論是神農氏的一個支族南遷至漢水流域也罷,或神農氏原本就出生在漢水中部的厲山也罷,都説明在遠古時代,曾經有一個神農氏族的部落聚居和活動在江漢北部與三峽接壤的地區。在這一帶出現神農架、神農溪等遺跡與傳説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基本可信的。神農氏與長江三峽的淵源關係,還可以從一些古代神話得到解讀。《山海經海內經》載:“炎帝之妻……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處於江水。”這説明炎帝神農的後代曾在長江居住。《山海經大荒西經》又載:“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生,是能上下于天。”‘靈’既巫,‘上下于天’是能通神靈之意,炎帝的這位孫子可能是一位大巫師,與巫山聚居的古代巫人當有關連。另據六臣注《文選高唐賦》引《襄陽耆舊傳》載雲:“炎帝女曰瑤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故曰巫山之女。”炎帝不可能從遙遠的陜西姜水之濱把女兒送到長江巫峽來安葬,只能説明炎帝神農氏特別是他的後人與三峽必定有某種淵源關係。

  遠古傳説時代,有史學家稱之為“傳疑時代”,有人信其真,有人疑其假。我國當代的一些著名史學家認為:古史的傳説時代中多有真實作依據,或者説在神話傳説中保存著許多歷史真實,而絕非響壁虛造,一些古史傳説正得到現代考古發現的證實。有人懷疑,現代人跡罕至的神農架原始森林,在遠古時代難道也會有人類活動?回答是肯定的。1996年3月神農架林區田家山鄉一山民追趕野獸時,無意間在山洞裏發現了長達12米的古犀牛化石和部分舊石器時代的石器;1996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隊受委派進洞正式發掘,共出土古動物化石和舊石器實物一千余種。考古專家認為:神農架古人類打制的舊石器多用燧石、石英砂岩、小型石器具多,具有新文化特徵。從製作工藝和類型特徵分析,似乎比“丁村人”的石器更原始,與“北京人”的石器相近。在平均海拔兩千米高的高寒山區發現更生紀古人類遺址,為研究古人類的活動與生存範圍具有重要意義。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與神農架鄰近地區,還先後發現了“鄖縣人”和“鄖西人”化石,證實了這裡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所以,遠古時代神農架曾有人類活動是無庸懷疑的。

  神農氏既是中華民族農耕的發明者和農業生産的始祖,也是中草藥的發明者和中華醫藥的始祖。對於前者史書早有定論,歷代論述頗多,而對於後者,古今少有學者專題研究。其實,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也保存了許多有關神農氏“嘗百草”教民醫治疾病毒草的傳説記載——

  “古者民茹草飲木,採樹木之實,食贏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插種五穀,相土地之宜……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務訓》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農本草經》

  “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插百谷,故天下號神農也。”
  ——《搜神記》

  “太原神釜國中,有神農嘗藥之鼎存焉。成陽山中,有神農鞭藥處,一名神農原,亦名藥草山。山中紫陽觀,世傳神農於此辨百藥。”
  ——《述異記》

  “炎帝神農氏……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嘗昧草木,宣藥療疾,救死傷之命。”
  ——《太平禦覽》引《帝王世紀》

  相傳我國最早的一部藥典為《神農本草》,其中所收錄的365種藥物,都是神農氏親自嘗試過的。《神農本草》恐非神農原作,可能係秦漢時人士整理,但歷代《本草》直至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皆以此為宗。神農氏的主要功績是引種五穀和製造農具,穀物與藥物都混生在萬千野生植物之中,在採集、嘗試的過程中,接觸許多植物藥物併發現其藥用功能是很自然的事。食用植物與藥用植物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而難以分割。

  神農架及三峽地區之所以有神農氏許多遺跡和搭架採百藥的傳説,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一帶的山林中蘊藏著十分豐富的中草藥資源。由於神農架地區得大自然的原始恩賜,有幸保存著世界中緯度地區罕見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雖歷經滄海桑田、許多古老原始的第三紀子遺的珍稀植物,被植物學家譽為天然植物園的物種基因庫。據科學考察統計,神農架境內共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419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3千種。藥用植物更是豐富多彩,各種珍貴的中藥草藥競多達2000余種。現存的中草藥狀況,還是數千年來物種自然淘汰和人工嚴重破壞(據傳“文革”期間“支左”部隊某團領導率領千余戰士從山腳採挖到山頂,對藥材實行“大掃蕩”)的結果,遙想遠古時代,其中草藥之豐富可以想見。

  也許是神農“嘗百草”“搭架採藥的古老遺風和動人傳説的鼓舞,也許是人類受中草藥之惠而感知其珍貴,在古代的三峽、神農架地區採集中草藥在民間尉為風氣,幹年百代長盛不衰。而且它滲透進人們的生活領域和思想領域,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成為傳統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草藥不僅走進山歌、民歌、神話傳説、民間故事,而且載入古代奇特的巫書《山海經》,登上《楚辭》的大雅之堂……這是耐人尋味的,也是值得方家學者研而究之的一種文化現象。

  在氏族社會時期,三峽地區巫山一帶聚居著多支巫人部落。古之巫者半巫半醫,與中草藥有著不解之緣,而大巴山、巫山、神農架這一帶山林恰巧是出産中草藥之寶地。這看似偶然,實則巫人得自然之利而蓬勃興起。“有靈山(即巫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愛在。(郭璞注:‘群巫上下此山採之也。’)”(《山海經大荒西經》)十巫中的“巫鹹”是神農時代的神巫,《太平禦覽》引《歸藏》載:“昔黃帝與炎帝爭鬥于涿鹿之野,將戰,筮于巫鹹。”《山海經》有關巫山産藥、採藥的記載還有多處,“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郭璞注:‘天帝神仙藥在此也。’)黃鳥于巫山,司此玄蛇。”“有雲雨之山(筆者按:巫山神女有朝雲暮雨之説,疑即巫山之別稱),有木名曰欒,禹攻雲雨,有赤石焉生欒,黃本赤枝青葉,群帝焉取藥。(郭璞注:‘言樹花實皆為神藥。。’(《大荒南經》)“巫鹹國……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郭璞注:‘採藥往來’)”(海外西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郭璞注:‘皆神醫也’)……皆操不死之藥以拒之。”(《海內西經》)以上載述説明,三峽地區之巫巴山地不但出産藥材,而且有“天帝神仙藥”和神巫所操的“不死之藥”。《韓非子説林》載雲:“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這獻藥人當出自荊楚之地,這“不死之藥”還演繹了古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文選祭顏光祿文》注引《歸藏》記載説:“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稍後的《淮南子覽冥篇》亦載雲“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唐李商隱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吟唱的就是這個美麗的神話。當然,所謂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不死之藥”是沒有的,但確有中草藥能使人延年益壽。

  《楚辭》中所見之花草樹木甚多,而且無一不是中草藥之屬、我們在《本草綱目》中皆找到它藥用功能的載述。《山鬼》中“採三秀兮于山間”的詩句,是山鬼(巫山神女)的自述,也可理解作屈原曾有過來藥的經歷。有學者認為:“于山”即巫山,“三秀”即靈芝草,“秀”即花,因靈芝草一年開三次花,所以稱作“三秀”。民間傳説靈芝草為“不死之藥”,戲曲《白蛇傳》中“三盜靈芝草”為此藥。《楚辭》中的草木多為芳香類藥物,主要用於祀神,這與三峽地區巫風熾盛和屈原崇巫有關。戰國時代人們對中草藥的應用處於初級階段,第一部中草藥著作《神農本草》乃是秦漢之際託名神農者撰著的。漢許慎《説文解字》釋藥曰:“藥,治病草。”古代中藥學實際上是本草學,有“諸藥以草為本”之説,可見當時治病療傷之藥多限于草本。

  現在流行的“中草藥”之稱始於五、六十年代,其內涵的中藥、草藥兩個部分。一般認為,凡經臨床實踐和國家審定而載入藥典的為“中藥”,民間流傳和民間草醫使用的藥物為“草藥”。解放後我國政府注重挖掘整理民族民間醫藥遺産,大量培訓農村赤腳醫生,使草醫草藥的地位與作用得到肯定。於是,才出現了“中草藥”的合稱。據70年代江蘇新醫學院編寫的《中藥學大辭典》,共收載植物、動物、礦物質等各種藥物5767種,其中植物藥物高達4773種,可見所謂中草藥主要來源於植物,豐富的植物資源,為人類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藥用植物。

  最早載述三峽地區出産中草藥的著作,當屬成書于四世紀的《華陽國志》。《華陽國志巴志》載雲:“藥物之異者有巴戟、天椒。”天椒,即楚辭中之“申椒”、“芳椒”,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稱的“花椒”。其藥用功能可溫中、止痛、殺蟲、但古代多製成椒漿以祀神,現代多用作川味菜肴中之調味品。“巴戟”又名“巴戟天”,因其葉經冬不枯,又稱之為“不凋草”。《本草》列為藥中上品,為補腎壯陽之良藥,主治陽痿、筋骨疼痛。其實以巴地出産命名的中草藥還有巴豆、巴東忍冬(金銀花)、川芎、川貝、川烏、川楝子、房黨(房縣出産之黨參)、廟黨(巫山大廟出産之黨參)、北岸連(巫峽北岸一帶所産之黃連)、城口天麻(出産于大巴山麓之城口縣)、資丘木瓜(出産于峽東南岸之長陽縣)……等等。古代所編著之各種本草對峽江地區特産之中草藥亦不乏記載,如《蜀本草》雲:杜若,出峽州者最好。”“紫苑、木賊、鬼臼、本産峽州。”宋代《圖經本草》載:“杜仲,出峽州大山中。”水少特産之名貴藥材,皆作為貢品納貢,如唐代《通典》載峽州夷陵郡“貢……五加皮、杜若、鬼臼。”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古籍中之記載只不過透露點滴資訊而已,真可謂挂一漏萬。三峽、神農架這一片天然中草藥園,長期處於封閉狀態而少為世人所知。這是一個充滿原始神秘、充滿千古傳奇的世界,它有著許許多多人們鮮知罕見的神奇藥草;每一種藥草都訴説著一個美麗動人傳奇故事;中草藥在這裡孕育著一種獨特的文化,聯繫著山區生活網路的每一根神經;每一個質樸憨厚的山民都能識別和運用多種藥草,有時則是名副其實的藥農和“草藥郎中”。據筆者數十年之所見所聞、所學所知,三峽、神農架一帶民間早已形成了一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神農本草經》,其核心內容就是將中草藥歸納為“一”、“七”、“九”三大系列,即四個“一”、七十二種“七”、九十九種“還陽草”。民諺有雲:“識得山中草,無病活到老。採得一、七、九,神仙也來求。”這三大系列藥草被人們傳得玄之又玄,仿佛深藏著萬千神奇奧秘,筆者嘗試著作一些膚淺的解讀。

  關於“一”。可作數詞解,但體現的是一種藥用植物形象。《皇帝素問》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可見“一”的內涵是藥草之首。“一”字系列和中草藥最著名、最流行的實際只有四種,即“頭頂一顆株”、“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七葉一支花”。“頭頂一顆珠”又名延齡草,是十分名貴的中草藥,它夏季從三匹小葉中開出一支黃花,秋季在花中育出一顆紫紅的小珠果、藥物由此而得名。枝頂上的珠果叫做“天珠”,最為貴重,一般都被採藥人當時吃了,據説吞食一顆即不知饑渴和疲勞。藥用部分實際上是地下的球根,亦即“地球”,對醫治眩暈、頭痛具有特效,而且滋陰養血,常服能令人延年益壽。“文王一支筆”屬於蛇菰科植物,肉質草本,寄生於植物根部,其狀如蓯蓉而無鱗片,似鎖陽而瘦長,紫紅色的肉柱一叢叢挺立,宛若一支硃筆,因而得此名。余株富含蜜汁,筆者曾親見夏季開花時一群群蜜蜂飛繞其間,揮之不去,可見其營養之豐富。此藥具有很好的止血、活血、養血功能。“江邊一碗水”多生長在小溪邊,係小菜科六角蓮屆植物,其頂生葉如荷葉狀,大而深陷成凹形,雨水常霧其中,如碗盛水,所以植物學家又給它取了怪名:鬼臼。為治療跌打損傷之良藥。“七葉一支花”係百合科重樓屬植物,又名重樓、鐵燈臺,皆因七葉輪生頂部開一支黃綠色花朵而得名。草醫有“七葉一支花,百毒一把抓”之説。對蟲蛇咬傷、無名腫毒具有特效。現代研究還發現有一定防癌抗癌功能。

  關於“七”。七乃巧數,天有七星,人有七情,音有七階,色有七彩。故草醫、藥農多把珍稀名貴之藥草稱之為“七”。如血三七、麻布七、螃蟹七、算盤七……等等,多以藥物形狀命名,其數量之多,不勝枚舉。但最名貴的要屬白三七和扣子七。白三七與東北三人秀、廣西之田三七同屬五加科,株形及莖葉也頗相似,草醫藥農描述它的形像是:“三枝七葉五個椏,中間一朵韭菜花。”其地下根莖如竹節般橫生,年年生長一節,深秋莖葉枯死後在根部留下一個燈盞形的小窩,來年再向前伸展。筆者曾在藥農手中購得一株生長了80多年的白三七,可謂難得之珍品。白三七不似人參勝似人參,草醫稱它有治“內五癆七傷”之物效,為滋補強壯之聖藥。扣子七外形與白三七相似,但地下根細長,一節節根結如衣釦,其葉也稱參葉,功能與白三七相同,但藥力較弱。因無情地採挖。生長數十年之珍品已難覓得。

  關於“九”,九為極數,數至九則週而复始,有還原之意;《易經》以陽爻為九則數之九屬陽。所以“九”系列又統稱為“還陽”(亦稱“九死還陽”)。據傳這類還陽草有九十九種之多,可見還陽草系列內涵十分豐富。還陽草主要有兩個層面的涵義:一是此類藥草對人類的某些疾病有起死回生的功能;二是此類藥草本身即是不死草,具有很強的再生力,即使枯死數十天,但一見水便可復活。兩者相互感應而又各顯奇妙,真令人驚嘆大自然植物造化之神奇。還陽草或藥用功能取名,如“百步還陽”、“九死還陽”、“打死還陽”……;或以植物形狀取名,如“麥米還陽”、“瓜子還陽”、“竹葉還陽”……其中最為名貴和罕見者,當數外科聖藥“金絲還陽”和內科聖藥“金釵還陽”。金絲還陽其狀如韭如蘭,葉片細如絲、黃如金,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多生長在懸岩飛瀑之間,治療跌打損傷具有神效;金釵還陽實為金釵石斛,其生長環境奇特,不僅要在高岩峭壁間的“二等岩”上,而且要“聽得見水響不見水,避風而又要有北風回頭風。”因此採時十分艱難凶險,藥農們傳説:凡有金釵之處,必有神鳥飛虎(鼯鼠)守護,當採藥人從岩上用繩索下吊時,飛虎立即用雙翅撞斷繩索而使採藥人墜岩身亡。所以三峽地區民間流行一句誓言:“打撈的(舊時峽江沉船多,峽民多以潛入江中打撈貨物為生)是埋而未死;打金釵的是死而未埋。”儘管採集金釵如此危險,但草醫藥農們仍經受不住這神奇藥草的誘惑而前仆後繼。金釵的藥用功能主要是生精養液、滋陰益腎、強筋壯骨、益壽延年。凡到過神農架的人們都知道,很多神農架人家中都有金釵浸泡的藥酒,遇有身體不適、喝口金釵酒即身心恙。是否傳言那麼神奇尚能考證。但有一件事是筆者親歷親見的。80年代初《洪湖赤衛隊》主演王玉珍到興山采風時突發咽炎,縣委設法買來二兩金釵為她煎服、王玉珍第二天便用響亮的歌喉登臺演唱“洪湖水……”

  神農氏是中國古史待解的一個謎題。歷史悠久的中草藥和它孕育的文化,也是一個尚待探研的神秘世界。我們走近千古遺跡,走近神話傳説,也必將一天天走近科學的真實。

註釋:
(1)劉玉堂、劉禮堂:《炎帝、神農氏、烈山氏的分合因由》,《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4期
(2)何光岳:《炎帝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石興邦:《有關炎帝文化的幾個問題》西安《文博》2000年1期
(4)劉永國:《在炎帝神農誕生的地方》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主要參考文獻:
(1)晉郭璞注《山海經》
(2)東漢應劭:《風俗通義》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