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歷史上的天津媽祖廟

  時間:2008-09-28 14:38    來源:台灣網     
 
      媽祖信仰傳入天津後,很快由單司航海之職迅速發展為多功能的神靈 , 並當做護城神加以崇拜。天后既護航 , 又能桂災賜福 , 掌握著福、祿、壽、喜乃至生育等大權,法力無邊,而且有求必應。為此,天津曾在東門外小直沽、河東大直沽、陳家溝、丁字沽、鹹水沽、賀家口、葛沽、泥沽、東沽、前辛莊、後尖山、秦家莊、城西馬莊、天后行宮如意庵、 河東唐家口、蘆北口等地建有 16 座天后官 (不包括一些廟宇或佛堂中供奉的天后神像 ) 。

葛沽

臺灣信眾團

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簡介:

  天津天后宮 , 俗稱娘娘宮 , 是國內北方最大的媽祖廟 , 中國北方媽祖文化的信仰和研究中心。始建於元代至元元年至十五年期,元泰定三年 ( 一三二六年 ) 由元朝政府正式下詔重建、明正統十一年 ( 一四四五年 ) 及清朝各代皆有修建。一九五四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宮佔地五千三百六十平方米,由戲樓、幡桿、山門、 前殿、正殿、鐘樓、鼓樓、鳳尾殿、藏經閣、啟聖祠、兩側配殿及張仙閣組成古樸、莊嚴的古建築群體。而山門門額上以整磚鎊刻的 (勅建天后宮 ) 五字,更顯示出其特殊的皇家廟宇地位。由祭祀天后誕辰慶典而演變的天津皇會則更是媽祖文化最璀璨的明珠。

  天后 ( 媽祖 ) 文化與天津六百年的城市發展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具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天津發展的活化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因天后宮的建立早于天津設衛建城,故民間至今流傳: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這句歷史佳話。

  天津天妃宮簡介:

  天津大直沽天妃官又稱天妃靈慈宮,是天津市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大直沽天妃宮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年間 ( 一二六四 至一二九五 ),信仰媽祖的習俗 , 因元代開闢了東南沿海到直沽的海漕運而自然地傳到了天津。元政府先後在海河東西兩岸建起了“西廟”、“東廟”、祭祀媽祖。其中東廟的天妃宮遺址見證了歷史上大直沽成為海運、河運、漕糧的樞紐,成就了“天津東南第一村”的繁榮; 西廟的天后宮今天已成中國北方媽祖文化研究中心。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 , 在原址基礎上成立了“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通柱式媽祖雕像成為該宮的標誌。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葛沽娘娘廟:

  據《大清道光年間保甲圖説》記載,葛沽之地擁有十八個廟宇,其中娘娘廟香火尤盛。廟內由天后化身而出的各位娘娘神態各異,各司其職。天后信仰隨之衍生出豐富多彩的酬神社火活動,葛沽寶葷以其氣勢磅礙,輝煌壯觀而久負盛名。

 
編輯:石慧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