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樹“選美”完畢

時間:2008-12-15 11:10   來源:台灣網

寓意和平友愛,被羌族同胞形象稱為“鴿子樹”的珙桐。(鐘寶華 攝)

  台灣網12月13日成都消息  大陸贈臺珙桐樹業已“選美”完畢,各項技術性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只盼入臺,讓寓意和平友愛的珙桐“鴿子花”兩岸早日同開。

  珙桐為古老的孑遺植物,學界稱其為“植物活化石”,北川境內分佈達4000余畝,是羌族人心中的“神樹”,因花開色白且酷似白鴿,又被羌族同胞形象稱為“鴿子樹”,寓意和平友愛。“5.12”地震後,臺灣同胞伸出的無私援手,極大鼓舞了災區人民重建的信心。受地震災區羌族同胞委託,海協會長陳雲林在11月6日宣佈,向臺灣贈送17棵珙桐樹苗,以表達羌族兒女對臺灣同胞的謝意。

  12日,海峽兩岸記者來到四川省林業廳,了解珙桐樹贈臺的相關準備工作。

  珙桐幼樹也“選美” 胸徑身高有標準

  “贈臺珙桐樹苗來自禹裏鄉禹穴溝,全部為人工培育的健康樹苗。”負責啟運前全程技術指導的四川省林業廳研究員王鵬介紹説,贈臺珙桐有嚴格的“選美”標準,樹齡為兩到三年,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胸徑為3釐米,身高要在3.2至3.5米之間,且樹冠要圓滿,枝下高較一致,景觀形態良好,根系發育良好。
王鵬表示,根據以上標準,專家已經深入現場實地挑選,並對符合標準的樹苗逐一編號掛牌,以作標識。

  裸根“陪嫁”13株 確保幼樹成活率

  王鵬介紹,按照程式設計,啟運前各項技術性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包括挖掘、包紮、裝運、途中保護、送檢等各個環節。但根據相關檢疫規定,此次珙桐赴臺,要求無土裸根,要在檢驗檢疫局待七天。“裸根移植還屬首次,完全成活的難度非常大。”王鵬説,為兌現贈臺17株全部成活的承諾,會有同樣標準的13株樹苗“陪嫁”入臺。

  起掘之前要“理髮” 運輸過程要保濕

  “珙桐幼樹在起掘前要進行修剪,修剪量視根群發育疏密而定,疏則二分之一左右,密則三分之一左右。剪去重疊枝、內向枝、纖弱枝、甚至短截。”王鵬介紹,修剪要分兩此進行,第二次栽植在臺後,再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整理樹姿。

  因為是無土運輸,保濕相當重要。王鵬説,運輸過程中,根系、樹冠均要套袋,保護樹榦草繩要求濕潤,以防止樹體失水。卸車後也要用草袋蓋嚴樹根。同時運輸過程做到人工抬運,輕拿、輕提、輕放,不得弄破包紮物,損傷枝葉根系。

  大陸專家不入臺 建議樹苗先進山

  王鵬透露,大陸方面負責將珙桐樹苗運送到成都機場,送上飛機,不會有植物專家護送入臺,不過將提供文字材料給臺灣同行做栽種技術參照。他還介紹,珙桐種植地比較廣泛,而臺灣多雨,氣候潮濕,珙桐樹苗入臺後,最好是先栽種在陰濕山坡地帶。待形成規模,在逐漸引種至城市公園、綠地,美化都市。

  北川副縣長王久華也接收了媒體採訪,她表示,臺灣同胞的滴水之恩,北川人民當涌泉相報。“真誠希望珙桐樹在臺灣開枝散葉,成為兩岸人民血脈相連、共抗災難的活的紀念碑。”(記者 鐘寶華)

兩岸媒體採訪四川省林業局有關專家(鐘寶華 攝)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