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發現戰國晚期韓王陵

時間:2009-03-30 08:40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新華網河南頻道3月30日專電  (記者桂娟)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河南省新鄭市首次發現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晚期韓王陵,填補了韓王陵的考古空白,在中國陵墓考古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已經入選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5項入圍名單。

    發現韓王陵的胡莊墓地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韓故城”之西,是東周時期鄭韓故城週邊的重要墓地之一。2006年10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其發掘,目前發掘面積已超過12000多平方米。

    考古隊領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馬俊才説,發掘已證實胡莊墓地的核心是兩座帶封土的戰國晚期“中”字形大墓,從中出土的數十件青銅器上發現的“王后”“王后官”和“太后”刻銘,可以確定這裡是一處以夫婦墓為核心的戰國時期韓國晚期王陵,其規模之宏大、形制之特殊在國內罕見。

    陵園呈近長方形,面積4萬多平方米,佈局規整。“當初應該進行了詳細的規劃,特別是墓室的方向、大小、封土及陵上建築佈局相當一致,體現了陵園平面設計和施工的嚴密性。”馬俊才説。

    馬俊才介紹説,兩座裝飾豪華、結構極為複雜的大墓周圍,環繞著的3條壕溝,各溝相互平行,間距20米左右,南部中央留有較寬的門道。溝間各有一條短溝相互溝通,組成了面積宏大的陵區排水和防禦體系,這種跡象是國內同期墓葬中首次發現的。“由環壕、墓旁建築、陵墓和陵上建築組成的陵園形態填補了東周陵墓空白。”

    考古發掘還證實,戰國韓陵的封土形態為“中”字型,與當時齊、趙、楚、燕等國的大型墓有著顯著不同。

    考古人員還在西北發掘區的北端發現1條東西向的戰國道路,寬7米左右,由路面和路邊溝組成,路面上有多道車轍痕跡。這是鄭韓故城週邊發現的首條大道,為研究韓國都城的交通提供了罕見的新材料。

    據介紹,韓王陵雖然部分文物被盜,但出土的500多件(套)精美絕倫的珍貴文物,依然展現了2000多年前王室的奢華,對研究戰國時期韓國的各類制度和手工業、建築技術等,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馬俊才介紹,兩座大墓中,夫人墓幾乎被盜一空,韓王墓雖然被盜也很嚴重,但目前已清出青銅禮器、樂器、銀器、兵器、車馬器、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各種質地的文物,是戰國時期韓國文物的一次重要發現。

    經初步去銹,專家已在銅鼎、削、蓋弓帽、車轄、鞋底形銅足等100多件銅器上發現刻銘,內容多為方向序號,其中在銅鼎上發現有“王后”刻銘,在銅戈上發現“左庫”等戰國時期韓國官署名稱。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