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簡介

時間:2009-03-20 13:38   來源:台灣網

  河南,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而得名。河南位於我國中部偏東、黃河中下游,處在東經11021′ ~11639′,北緯3123′~3622′之間,東西長約58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積1 6.7 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7位,佔全國總面積的1.74%),2008年底河南總人口為9918萬人(居全國第1位),常住人口9429萬人。河南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省會是鄭州。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稱。河南是華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後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佔了四個,分別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不過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祖國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

 

  河南既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興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河南省2007年糧食産量超過1000億斤,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不僅解決了河南這一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飯問題,而且每年要外調大約200億斤糧食支援外省;河南2008年GDP達到18407.78億,連續近十年居全國第五,僅次於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每人平均GDP躍居全國第16位,成為新興的經濟大省;近年來,河南工業由弱變強,2007年工業利潤超過浙江躍居全國第四,河南工業總體實力躋身全國第一陣營,成為新興的工業大省;河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和鐵路通車里程均居全國第一,河南很多城市也因此而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也是全國三大期貨交易所之一,由其所形成的“鄭州價格”是世界小麥、棉花和白糖等領域的主要參考價格之一。

 

  少林寺、黃帝故里、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殷墟和雲臺山、白雲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是河南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

編輯:鄭業臻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