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視 頻 | 圖 片 | 要 聞 | 交流概況 | 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 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農産品登陸 | 惠臺措施 | 重要言論 | 各方聲音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重要言論

賈慶林:兩岸農業優勢互補必將相得益彰共用其利

時間:2006-10-18 09: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十月十七日在海南博鰲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論壇上致辭表示,兩岸農業合作要關注兩岸農民利益。 中新社發 王辛莉 攝

  中新社博鰲十月十七日電 “兩岸農業加強優勢互補必將相得益彰,共用其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今日上午舉行的兩岸農業論壇開幕式上如是説。

  賈慶林在演講時説,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開展以來,兩岸農業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頻繁互動,形成了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格局。臺灣農業企業來大陸創業發展不斷增多,投資領域不斷擴大,廣泛涉及種植、養殖、食品及飲料加工等多個産業,投資區域分佈于大陸各地,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成效已經初步顯現。

  他説,一方面臺資農業企業在大陸興業成功,促進了島內投資和産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另一方面,臺灣農業優良品種的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市場行銷理念的引入,促進了大陸農業發展,兩岸農業合作的可喜成果與成功經驗,為兩岸農業合作的深化和擴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賈慶林同時指出,兩岸農業合作尚處於初始階段,我們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由於臺灣當局不合理的限制,農業高新技術得不到充分交流,貿易渠道不暢通,還沒有形成應有的規模,合作機制建設滯後等等。現實表明兩岸農業合作仍有著巨大發展潛力,需要兩岸同胞共同開掘和拓展,縱觀兩岸農業的現實情況和共同面臨的新形勢,進一步發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緊迫性。

  賈慶林説,兩岸農業格局特點和優勢互補性強,這是發展合作的重要基礎,蘊含著廣闊的合作前景。臺灣農業技術和生産組織管理水準高,農業研究和技術推廣系統較為完善,農産品深加工能力強,産銷銜接和行銷體系比較健全,但是面臨著資源少、勞動力成本高、市場有限、對外依賴性強、發展空間不足等問題。大陸資源豐富、生産成本相對較低,市場巨大,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具有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但是農業技術、組織管理水準和市場開拓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兩岸農業加強優勢互補必將相得益彰,共用其利。

  他説,結合兩岸農業的各自優勢,取長棄短,加強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有利於維護和發展兩岸農民的利益,有利於增強兩岸農業的創造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利於進一步密切兩岸同胞的感情,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面對新的形勢,兩岸同胞理應抓住機遇、擴大交流、深化合作、共創雙贏。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