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視 頻 | 圖 片 | 要 聞 | 交流概況 | 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 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農産品登陸 | 惠臺措施 | 重要言論 | 各方聲音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要聞

蘇臺農業合作“情濃意蜜” 期盼資源雙向流通

時間:2010-09-21 09:37   來源:新華日報
  18個免稅臺灣農漁産品品種,自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生效後首次在蘇展出;江蘇省10個蘇臺農業合作園區首次集體亮相。9月19日開幕的江蘇(昆山)臺灣周蘇臺農業合作洽談會上,瓜果飄香,甜笑暖語,好一次集中展示蘇臺農業合作成果的華麗盛會!

  農業合作何其活躍

  又大又紅的芒果、青黃相間的鳳梨、光鮮誘人的蓮霧、飽滿多汁的木瓜……這些來自寶島的瓜果已在江蘇省各地超市“嶄露頭角”,雖然價格不菲,但深受消費者追捧。

  臺灣瓜果的暢銷,僅僅是蘇臺農業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一個剪影。隨著江蘇省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農業正成為蘇臺合作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258個臺資農業項目落戶江蘇省,實際利用臺資16.4億多美元,涉及種養業、食品飲料製造、休閒觀光、農業生物技術開發與應用、環保型農業等多個領域。先期落戶江蘇省的臺灣“統一”、“頂新”、“旺旺”、“波力”、“摩卡”等一批知名企業,以及一批有影響的大項目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回報,也吸引了更多臺商朋友到江蘇來尋求發展機遇。

  作為蘇臺農業合作的載體之一,蘇臺農業合作園區在我省四處開花。繼無錫錫山、南京江寧、淮安淮陰3個臺灣農民創業園開園後,今年江蘇省又添2家國家級臺灣農業創業園——南通江海臺灣農民創業園、鹽城鹽都臺灣農民創業園,數量居全國第一。另外,江蘇省還有昆山、揚州2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及省批准的連雲港(贛榆)臺灣農業示範區和徐州銅山、南通海安2個農業合作創業園。

  蘇臺農業合作的形式,也隨著友好鄉村“手牽手”活動的深入而更加豐富。目前,南京市橫溪鎮與臺灣雲林縣西螺鎮、昆山市張浦鎮與高雄縣六龜鄉、昆山市巴城湖村與高雄縣燕巢鄉、如東縣掘港鎮與臺中縣外埔鄉、贛榆縣金山鎮與屏東縣林邊鄉、淮安市碼頭鎮與屏東縣東港鎮等蘇臺兩地6對村鎮成功結對,並且結對效益已初現,如橫溪鎮利用江寧臺灣農民創業園與雲林縣西螺農會定期開展互訪和技術交流,累計引進臺灣10余個西瓜品種、6個有機果樹品種,其中僅“小蘭”西瓜每年就給當地農民帶來2億多的收入。

  合作平臺越來越多,溝通交流越來越頻繁,蘇臺農業合作正緊鑼密鼓向前衝。

  三大領域潛力無限

  在南通的臺資農業項目表中,記者看到如下數據:農業種養業項目64個,總投資2.97億元,佔34%;農産品加工項目35個,總投資3.22億美元,佔37%;休閒、生態農業類項目31個,總投資2.63億元,佔29%。這組數據,直觀地反映出全省蘇臺合作項目的主要投向。

  (江蘇)省農委主任吳沛良曾表示,未來蘇臺農業合作的領域重點在農産品加工、休閒觀光農業和農業服務等三大領域。今年上半年,落戶江蘇的58個臺資項目中超過半數為食品加工、休閒觀光和農業服務業項目,三大領域的項目佔實際利用臺資項目半數以上。

  農産品加工向來是我省農業發展的“短板”,卻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環節。臺灣農産品加工業在世界範圍內享有聲譽,吸引臺資的加入,可為江蘇省發展農産品加工業提供強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援。據了解,我省農産品加工業的發展已烙上了臺灣印記。無錫錫山創業園通過6億元政府引導資金,引入了平安蔬菜(無錫)有限公司、臺灣鼎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只“金鳳凰”;昆山試驗區四大園區內臺灣食品産業園已正式啟動,引進並註冊了臺灣多方味農副産品發展有限公司、益海嘉裏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等4個項目。

  穿梭于昆山巴城萬畝葡萄園內,泥土氣息、葡萄甜香沁人心脾。除了巴城萬畝葡萄園,當地的星期九農莊,華東生態園等臺資項目均已成為長三角地區小有名氣的休閒觀光點。據統計,2002年至2010年7月,江蘇省休閒觀光農業利用臺資項目52個,僅2009年就新增休閒觀光農業項目15個。

  近年來,大陸服務業領域進一步開放,農業生産資料、農産品批發零售也將逐步開放,將允許設立從事農林牧漁業有關服務的合營企業。今年3月1日,在海峽兩岸(昆山)農業合作試驗區誕生了全國第一家外商投資合夥農業企業——昆山太陽城園藝中心。此前,揚州試驗區還誕生了全省首個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

  期盼資源雙向流通

  臺灣農産品流通經紀人協會理事長林瑞民表示,臺灣好山好水孕育出豐富的農特産品,期盼將優質農産品、蔬果脆餅等加工産品銷往大陸,為海峽兩岸建立長期穩定合作的行銷管道。

  這一期盼離實現並不久遠。據了解,南通江海臺灣農民創業園設立的海峽兩岸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將促使兩岸的生産者和消費者直接溝通,減少中間環節。南通市農委副主任朱進華介紹,該電子商務平臺基礎設施已完備,交易網路、交易大廳均已建成。平臺正式運作後,任何一個普通臺灣農業生産者或在大陸創業的臺灣農民,都可以把自己的産品資訊挂到網上,與遍佈大陸的400萬個直接銷售終端點聯繫。眼下,該平臺已與30多個在臺企業簽約。朱進華希望借助這次江蘇臺灣周蘇臺農業合作洽談會,尋找更多合作夥伴,使這一新型平臺成為溝通蘇臺農業的“高速通道”。

  臺資、臺企、臺灣農産品引進來,蘇資、蘇企、江蘇農産品走出去,雙向資源互惠流通,這是蘇臺農業合作最美好的願景。今年5月底,在臺南縣走馬瀨農場舉辦的南京——臺灣現代農業論壇上,南京春江新迪有機農業有限公司與花蓮縣簽訂意向性協議,擬投資2000萬元在該縣實施水産養殖項目,這也將是江蘇省第一個蘇資入臺農業項目。公司總經理胡傑介紹,雙方正就關鍵問題進行緊密協商。(記者 夏丹 王拓)

編輯:胡珊珊